中秋、国庆双节相逢,我们将迎来一个出行旅游、走亲访友的集中期。各地人员流动大增,家庭聚会和景区人流也将更加密集。
此时正值初秋,昼夜温差明显,部分地区的环境依然适合蚊虫繁殖,这些都为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疾控中心在此送上健康小贴士:请大家提前做好假日规划,时刻将健康放在首位,做自己健康的“守护人”,为欢乐假期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AI生成
一、呼吸道传染病
假期出行,请警惕各类呼吸道传染病。人员密集的车站、景区、商场及通风有限的家中,都可能是病毒传播的场所。
入秋后气温起伏,及时增减衣物以防受凉。一旦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便会增加,尤其对于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因此,请务必将防范流感、新冠与支原体感染作为假日健康的首要任务。
1
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在景区排队或进入密闭场所时,建议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图片来源:AI生成
2
保持距离
尽量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长时间停留。
3
室内通风
每日保持室内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降低室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减少病原体滋生和传播。
图片来源:AI生成
4
注意保暖
提前查询出行地天气,北方出行备薄羽绒服或风衣,南方备薄外套,避免受凉降低抵抗力。同时,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自身抵抗力。
5
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避免细菌感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
图片来源:AI生成
6
疫苗接种
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增强免疫力。
图片来源:AI生成
二、蚊媒传染病
“双节”期间,南方部分地区蚊虫依然活跃,前往旅行需重点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
1
防蚊叮咬
外出时 ,应穿着长袖衣裤,并规律使用驱蚊剂;避免在树荫、草丛、积水处逗留。
住宿建议选择有空调或蚊帐的房间,入睡前请检查蚊帐完好。
2
做好环境清理
及时清理居住环境,清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家中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使用蚊帐等。
3
及时就医、报告
若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图片来源:AI生成
三、肠道传染病
节假日是霍乱、细菌性痢疾及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此类疾病传染性强,主要经被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实现有效预防,需严守“入口关”。
节日期间聚餐频繁,若食材处理不当或卫生不达标,极易引发群体性感染。请务必恪守“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九字原则,具体需注意:
💡1.注意饮食卫生
重视手卫生:饭前便后务必洗手。
保证饮水安全: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合格瓶装水。
注意食品安全:避免光顾无证摊点;食物务必烧熟煮透,生 熟分开处理;海鲜、肉类尤需注意;剩菜需彻底加热后食用。
图片来源:AI生成
💡2.生食瓜果要洗净,尽量减少食用生冷食品。
💡3.患病及时就医
如出现腹泻(腹泻次数≥3次/24小时,并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诊治,并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四、人兽共患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致命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一旦发作,患者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典型症状。该病目前无法治愈,死亡率接近100%,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1.流浪犬、猫以及散养家宠都可能携带病毒,切记不可随意接近或挑逗。
❗2.如不幸被抓伤或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尽快前往狂犬病处置门诊接受规范的暴露后预防。这是降低发病风险的唯一有效手段。
❗3.提倡依法养犬、文明养犬,外出遛狗拴绳,防止咬伤他人。
图片来源:AI生成
❗4.主动给犬、猫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图片来源:AI生成
注意狂犬病防控的常见误区:
❌1.“宠物已接种疫苗,被抓伤无需处理”。
这是危险认知。宠物疫苗的保护力会随时间下降,并非一劳永逸。且宠物在户外可能接触其他动物,仍有感染风险。因此,即使被已免疫的宠物抓伤咬伤,也务必立即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评估。
❌2.“伤口没出血,就无需处理”。
病毒可通过完整黏膜(如眼、口等)或微小皮损侵入体内,暴露分级Ⅱ级(裸露皮肤被轻咬)需立即处置。
五、假日健康五要诀
✅一查:查疫情、看天气,出行规划做仔细。
✅二穿:看气温、增减衣,防止受凉和大意。
✅三吃:喝开水、吃熟食,生冷食物要远离。
✅四住:开窗通风好习惯,洁净环境都受益。
✅五查:回家监测莫松懈,出现症状快就医。
牢记这份健康防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