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十年后,她回来了,只是这一次,没有了“编制”
创始人
2025-09-29 11:05:23
0

十年前,一封简短的辞职信刷屏了整个互联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写下这句话的是顾少强,一位河南中学教师。那时的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只是一句话,像风一样,吹进了无数人心里的那扇窗。

十年过去了,她真的走出去了。去了成都,在青城山开了客栈;她结婚、生子,也做了妈妈;她的人生,从体制内的教师,走到了体制外的生活实验。

而现在,她又回来了。

她重新回到讲台,回到家乡,回到一块粉笔和一张试卷的世界。只不过——这一次,她没有了“编制”。

情怀走出去,现实走回来?

当“顾少强”三个字再次出现在热搜上,人们谈起她的经历,还是会带上一种敬佩——

但总有人会在最后,轻描淡写地补上一句:

“只是这次,她没有了编制。”

像是不经意的评论,其实藏着一种隐秘的评判。 仿佛你可以自由地看世界,但要回来,就必须带着那张“通关文书”。

如果你没带回来,它就不再是故事,而成了插曲;不再是圆满,而变成一种“走岔了路”。

可真的是这样吗?

你走出去、经历过、重新回来,就等于失败?

她的路线是曲线,还是——她本来就没有偏离她想走的路?

也许我们该问的,不是她“值不值”,而是:到底是谁在决定什么样的回归才算不亏?

十年之路,不是圆,而是一个更完整的“人”

她去成都开客栈,是一场试验;她回讲台,是一次选择。

十年前,她想去看看世界;十年后,她依然想教书育人。

唯一变化的,不是职业身份,而是她对人生的理解方式。

我们以为她回到了原点,其实她是走了一圈,再次抵达的那个“我愿意”的位置。不是兜兜转转,而是心甘情愿。

这十年,她不是“浪子回头”,而是“看尽千帆后,仍愿归舟”。

她不是走回来,而是自己走回来的。

“没有编制”的背后,是选择自由,而非放弃保障

很多人对她最大的惋惜,是那句:她没有了编制。

仿佛这意味着安全感的失效、社会标签的丢失、人生轨道的偏离。

可有没有可能,她是主动地选择了不依附?

她曾经拥有过“铁饭碗”,也亲手放下过;她做过老板、做过母亲,也再次做回教师。

她的每一次变化,都是选择,而不是被迫。不是“没得选”,而是“我偏要这样活”。

我们这一代人太容易把“编制”当作底线,但对她而言,它从来不是顶线。

她没把它当成护身符,只把它当过路签。

真正的远方,是知道自己要往哪去

我们以为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只是情怀;但顾少强用十年的真实人生,告诉我们——那不是梦话,是实验,是决心。

她真的去了。辞职、远行、创业、成家、生子,每一步都不是为了离开,而是为了确认:我想去哪,我属于哪里。

她不是迷路了才回来,而是走够了,才清楚地说出:“我愿意再回来”。

很多人怕走出去是浪费,是失败,是掉队;但她证明:只有走过,你才有权利选择留下。

她的“回来”,不是承认错误,而是确认方向;不是低头认命,而是停下脚步,重新起笔。

就像有人终身站在岸边盘算风险,她已经下过水、游过远方、见过不同的海岸线。

她回来时,不带“悔意”,只带“确定”。

这个“确定”,是她自己走出来的——而不是别人给她一个答案。

她值不值,不在编制,而在她走过的那一步

你说她值不值,其实不过是你在问: 如果是我,能不能走?走了会不会后悔?

有人觉得,人生的高配是“编制+安稳”,最好一条道走到头。 在这种坐标里,她确实像个偏离主流的试验品。

但也有人相信,人生不是攒下什么,而是走过多少。 顾少强走出教室,也走进生活;走过山水,也走进婚姻与育儿。

她失去的是编制,但很多人失去的是走出去的勇气。

所以她不是败给现实,而是完成了一次主动回归。 她回来,不是因为“混不下去了”,而是她真的看过世界,然后知道自己愿意留下讲台那一端。

就像有人用一张纸决定人生归属, 而她,用十年的时间重新确认:讲台,才是她的归属。

她不是那个“没有编制的人”, 她是那个——看过世界,还愿意回来点灯的人。

看顾老师的路,其实是在看我们自己

有的人看她十年回归,说是命运兜了一圈。

有的人看她没了编制,说是高开低走。

但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自己不敢走出的那一步。

她替很多人活了一次“如果”——如果我离开会怎样,如果我辞职会后悔吗,如果我出去后还能回来吗。

而她用十年回答了这个问题:

“你可以出去,也可以回来;你可以放下,也可以再拿起;你可以试错,也可以重来。”

只是这份自由的代价,是你要先敢迈出那一步。

她做到了。你呢?

相关内容

2025上海豫园城市非遗季...
11月14日,演员表演浙江非遗滚灯舞。中国日报记者 高尔强 摄 中...
2025-11-14 21:46:50
坐着公交看玉龙雪山,丽江“...
每年,约8000万名游客来到丽江,一睹玉龙雪山“日照金山”胜景。 ...
2025-11-14 21:04:02
广东艺术生文化课学习:备考...
在广东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备考阶段,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把重心放在知识点...
2025-11-14 21:03:31
湖口:这一景区游客点赞好风...
“小时候读苏轼的《石钟山记》,印象极深。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就来实...
2025-11-14 21:03:18
探寻琼南“三江源”
俯瞰三亚河蜿蜒穿过三亚市主城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
2025-11-14 21:02:43
郑州自驾游必去宝泉景区攻略...
一、宝泉景区简介 宝泉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部,距郑州市区约10...
2025-11-14 21:02:04
框住一园秋色:临沂园博园创...
为丰富市民游园体验,近日,临沂市书法城与园博园管理办公室在园博园银...
2025-11-14 21:01:24
AC欧轩酒店落子新疆 新疆...
雪山圣湖的壮美风光中演绎“洽然”生活之道 万豪旅享家旗下超30个卓...
2025-11-14 20:47:40
青岛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入...
© | 李伟 近日,在“生态山东 绿色休闲”2025山东生态旅游推...
2025-11-14 20:47:20

热门资讯

2025上海豫园城市非遗季开启 11月14日,演员表演浙江非遗滚灯舞。中国日报记者 高尔强 摄 中国日报11月14日电(记者 高尔强...
坐着公交看玉龙雪山,丽江“公交... 每年,约8000万名游客来到丽江,一睹玉龙雪山“日照金山”胜景。 在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
广东艺术生文化课学习:备考期饮... 在广东艺术生文化课学习的备考阶段,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把重心放在知识点复习上,却容易忽视饮食这个关键环节...
湖口:这一景区游客点赞好风景 “小时候读苏轼的《石钟山记》,印象极深。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就来实地看看。石钟山虽然山体小巧,但位置...
探寻琼南“三江源” 俯瞰三亚河蜿蜒穿过三亚市主城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河源头石刻。李栋梁 摄 ...
郑州自驾游必去宝泉景区攻略,轻... 一、宝泉景区简介 宝泉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南部,距郑州市区约100公里,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框住一园秋色:临沂园博园创意景... 为丰富市民游园体验,近日,临沂市书法城与园博园管理办公室在园博园银杏林内精心策划并打造了一系列以秋日...
AC欧轩酒店落子新疆 新疆赛里... 雪山圣湖的壮美风光中演绎“洽然”生活之道 万豪旅享家旗下超30个卓越品牌之一的AC欧轩酒店今日宣布,...
青岛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入选山... © | 李伟 近日,在“生态山东 绿色休闲”2025山东生态旅游推进活动现场,省文旅厅公布2024-...
巴厘岛交通事故致中国公民5死8...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11月14日)凌晨,印尼巴厘岛北部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载有13名中国公民的汽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