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西安盛唐水舞光影秀:科技赋能文旅,点亮古都夜经济新名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大唐芙蓉园内,一场融合盛唐文化、水幕投影与智能光影技术的沉浸式演出《盛唐水舞光影秀》正吸引着八方游客驻足。自今年暑期正式亮相以来,这场以“科技+文化”为核心的水上光影盛宴迅速成为西安文旅市场的新晋“顶流”,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突破1.2万人次,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平台累计曝光量超5亿次,为古都夜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科技赋能传统,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盛唐水舞光影秀》以大唐芙蓉园1500平方米的紫云楼北广场水域为舞台,通过全球领先的3D Mapping投影技术、激光水幕装置与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将盛唐气象与现代科技完美交融。演出以“梦回长安”为主题,分《盛世华章》《霓裳羽衣》《丝路驼铃》三大篇章,通过动态光影勾勒出大明宫的恢弘轮廓,用水幕投影再现唐代诗人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更以智能机械装置还原胡旋舞的灵动姿态。
“不同于传统实景演出,我们通过AI算法实时调整光影节奏,确保每一场演出都能与自然光线、观众情绪形成动态共鸣。”项目技术总监李明介绍,团队耗时两年研发的“水幕投影抗风干扰系统”,有效解决了西安秋季多风天气对演出效果的影响,使画面清晰度达到行业领先的4K标准。
文旅融合创新,激活消费新场景
这场持续45分钟的光影秀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成为西安文旅消费升级的缩影。据统计,演出周边区域夜间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10%,带动周边餐饮、文创、住宿等业态收入提升超3000万元。在芙蓉园旁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身着汉服的游客手持光影秀限定文创雪糕打卡拍照;在园区内的“唐市”集市,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的皮影戏与光影秀形成古今对话,单日销售额突破15万元。
“我们以光影秀为支点,构建了‘演出+餐饮+文创+研学’的复合型消费生态。”西安曲江文旅集团董事长王哲表示,集团正联合高校开发AR互动导览系统,未来游客可通过手机扫描特定建筑,解锁隐藏的盛唐故事线,进一步延长消费链条。
专家点评: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这场演出证明,传统文化并非‘沉睡的宝藏’,而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焕发新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指出,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拥有7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但长期以来面临“有文化无场景”的困境。《盛唐水舞光影秀》的成功,为同类城市提供了“以科技破局、以体验留客”的示范样本。
据悉,该项目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其核心专利技术“大型户外水幕投影抗干扰系统”正在申请国际PCT专利。随着冬季特别版《长安雪韵》的筹备启动,这场科技与文化共舞的光影盛宴,正持续书写着古都西安的“流量密码”。
(全文完)
文章亮点
数据支撑:引用客流量、收入增长等核心指标,增强说服力
场景化描写:通过游客互动、文创产品等细节,展现消费生态
专家视角:引入第三方评价,提升内容权威性
行业价值:点明技术专利与政策背书,突出项目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