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为什么上海现在比香港或东京更受韩国年轻人的欢迎?”
9月17日,韩国英文媒体《韩国时报》刊文称,近来,上海已超越香港和东京,成为韩国游客的最爱。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4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其中外国人约为3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3.3%。
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介绍,近程的韩国、泰国、日本游客保持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来沪韩国游客约为42.4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持续升级,支付、语言、出行等便利化程度提升,文旅活动更加丰富,“China Travel”吸引力不断提升。
据报道,近几个月来,受免签政策以及对中式美食和都市生活日益增长的兴趣驱动,上海已超过东京和香港,成为新一代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在韩国,上海以璀璨的高楼、备受赞誉的美食和活力四射的能量著称,被韩国人称为“夜猫子度假胜地”,年轻人纷纷飞去上海周末游。从韩国机场飞往中国的航班中,大约四分之一降落在上海。
另据韩联社消息,中方宣布免签后,赴华旅游热度高涨。其中,上海和青岛最受韩国游客青睐。
《韩国时报》称,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街头“韩量”飙升。
韩国旅游平台Klook报告称,今年夏季,上海游览预订量增长88%,一日游增长549%,出行服务增长538%,尤其是独行旅客。据Hotels.com数据,中秋节假期,韩国游客对上海住宿的搜索量同比飙升240%。
一名韩国旅行社职员正在办理有关中国旅游的业务 韩联社
韩国游客为什么如此爱上海?
《韩国时报》分析认为,对许多韩国人来说,上海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从1919年起,上海曾是韩国独立运动的总部,并在1910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时期成为韩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使其成为国家记忆的象征,至今仍令韩国游客感触颇深。
除韩国临时政府旧址外,上海的欧式建筑、河滨步道等现代都市景观,在韩国社交媒体上备受追捧。
当地导游宋浩(音译)带领游客穿越这座城市历史悠久的街区。他表示,上海的性格源于其历史,其国际风情并非偶然。“这里的历史建筑非常多样且适合打卡,每座建筑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报道提到了上海武康大楼,以及以复古砖房、优雅的林荫道和热闹的咖啡馆文化闻名的武康路街区。
武康路的魅力以其历史优雅与时尚都市的融合吸引韩国游客。在这条街上,有热闹的本地咖啡店和欧式面包店。这些咖啡店不仅供应优质咖啡,还提供精致、适合在社交媒体分享的饮品,使这个街区成为全球社交媒体爱好者的热门打卡点。
报道援引数据称,上海拥有咖啡文化。截至2025年5月,上海拥有全球最多的咖啡店,总数达9115家,在店铺密度和消费者热情方面均超越其他城市。
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对于外滩等上海标志性建筑,韩国游客依旧热情不减,是韩国人最爱的拍照地点。
知名建筑专栏作家和作者米歇尔·乔(Michelle Qiao)称,外滩“不仅是中国最大的,也是远东亚地区最大的现代西方建筑群”,这些标志性建筑在日落时灯火通明,为游客提供穿越城市层层历史和全球联系的视觉之旅。她说:“在这里,你能体验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和21世纪的上海。”
除了建筑奇观,上海活力四射的美食场景是吸引年轻韩国人的核心。
报道写道,许多韩国人在国内就已养成对小笼包和麻辣火锅等中菜的喜爱,到了上海后更是对明星餐厅趋之若鹜。上海许多当地餐馆已招聘掌握韩语的员工、添加韩文标志,并调整服务以适应韩国顾客的激增。
《韩国时报》认为,上海的吸引力还得益于其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购物体验。在社交媒体,许多韩国游客赞扬使用二维码在地铁乘车、博物馆入场到咖啡购买和奢侈品购物等领域的自由与便利。
此外,上海当地人的友好,也令韩国游客赞不绝口。
“免签政策对韩国游客来华旅游产生了较大推动作用。”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此前分析指出,韩国游客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来华旅游的“新手村”,一方面是因为韩国游客来中国的首站通常会选择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上海与韩国之间的航班往来频繁;另一方面,周末短途旅游模式更倾向于都市旅游,上海作为国内消费业态较为完备的城市,符合韩国游客的旅游需求。
黄璜表示,虽然目前韩国游客主要集中在上海等一线城市,但这一趋势有望逐渐扩散至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甚至县域等旅游目的地。
今年7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上海正不断完善面向国际游客的文化表达体系,探索将“首站体验”与“沉浸式传播”融合起来,增强海内外游客来沪旅行的互动感、参与感、体验感,这也将有助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