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五期)在贵阳孔学堂开讲。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张继焦围绕“边远地区的中心化还是边缘化”主题,深刻阐释了屯堡文化演变的结构功能。讲座结束后,张继焦教授接受了专访。
谈及贵州文旅发展,张继焦教授给予高度评价:“我认为贵州文旅做得非常好。”他分析道,高铁网络使贵州深度融入“珠三角4小时文化圈”,而政府的积极作为同样关键,在交通方面、门票方面、服务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以服务的心态修建了配套设施,制定了很多惠民政策,并且每年都有不断的变化,今年把很多景点连在一起。最难得的是,贵州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不仅适合避暑,而且还传承了原生态、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更多吸引力。
张继焦教授还特别肯定了西江千户苗寨的发展模式。“西江苗寨已形成了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他指出,“西江苗寨达到了产业集群的程度。”他认为,相较于规模较小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景点,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群大,产业很多,有民宿、餐饮、旅拍、歌舞表演等不同产业集群。他说:“演艺的、吃的、住的、玩的,相当于是文旅的不同产业都能够在这里集合,而且有一定规模,这在贵州其他旅游村寨是很少见的。”
今年是张继焦教授与贵州相识的第29年,近几年,他每年都会往返于贵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不断探秘。“贵州很多地方我都调查过,住在山区的瑶族、苗族村寨,住在坝上布依族寨子,我都有去过。他们有不同的生活的方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个是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他说,还有,贵州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道路的改善、旅游的挖掘、文旅发展成功的案例,也都是不断吸引他的点。
当前,贵州正在大力实施屯堡文化研究推广工程。在他看来,贵州屯堡文化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具有重大的国家价值。如何深化贵州干部群众对屯堡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他希望能开展一些宣传、交流,他说:“当下官方研究已经对屯堡文化形成了明确说法,希望通过行政体系,自上而下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提高他们对屯堡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屯堡文化中的家国意识。”
如何助力贵州屯堡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张继焦教授建议,屯堡文化是国家文化一部分,要将其与中华文化连接起来,不仅在宣传解说上下功夫,更要在展示文化方面增加新技术手段,比如沉浸式体验、全息技术、直观性表达。张继焦教授以屯堡文化中标志性建筑——石头寨举例,“可以解密石头建筑的修建过程,用工程学的方法把它解开,会很有吸引力。在当时的情况下,石头如何开采、运输、修建,设计成这个样子其中又有什么含义,这些都可以引导游客解读其中的内涵。”张继焦教授说,地戏的戏服、面具等工艺过程也都可以展示,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心,也会增加游客的乐趣,“还可以把屯堡文化做成周边产品,比如村寨模型、冰箱贴等文创产品。”
来源:贵阳孔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