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讲述人:安吉县余村景区专职讲解员陈梅
各位游客朋友好,我是今天的讲解员陈梅,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余村女儿。20年来,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历史性跨越,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当你走进安吉余村,听到这样的讲解,那讲解员大概率就是我了。
2019年,我辞去县城的工作回到家乡余村,成了余村景区的一名专职讲解员,也站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播的最前沿,这一干就干了6年多。
初入行时,面对村里提供的4000多字讲解词范本,我有些不知所措,只能逐字逐句背诵。但是我很快发现,这样的方法行不通,因为每当游客向我追问细节时,我总是答不上来,只能干着急,讲解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有了几次被“问倒”的经历后,我开始明白,讲解不是简单复述,而是要将政策吃透、把故事讲活。从那以后,手机成了我的移动资料库,政府工作报告、余村相关新闻报道,甚至村民口述的历史,都被分门别类收藏整理。我反复斟酌这些内容,再经过打磨补充到自己的讲解中,这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为了让讲解更具感染力,我还特地跟老师学习讲解技巧,比如讲述矿山关停的艰难抉择时,我会放慢语速,让游客感受当年的阵痛;说到村民转型开民宿的创业故事时,我的语调又会轻快起来;展示远处群山环抱的时候,我会用一个舒展的手臂动作去引发游客会心一笑。大家都说,这种“沉浸式讲解”不仅让游览变得更有温度,也让他们更真实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的巨大改变。
2022年2月,我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去讲好“两山”故事,如何用代表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如何为游客、群众解决实际需求,成了我思考最多的事情。通过请教老代表,我渐渐懂得只有做到“多走访、多请教、多记录、多实践”,才能真正当好老百姓的“代言人”。
我一直比较关注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创新利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听到游客反映,安吉乡村旅游存在同质化现象,旅游项目缺乏鲜明特色。于是,我就遍访县域内的主要乡村旅游点,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走访,系统梳理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的建议。
至今,我已经完成了4000多场讲解任务,服务国内外游客近6万名。未来,我还是会坚守这个岗位,利用好余村的优势,继续讲好余村故事,用自己的力量传播“两山”好声音。
(记者 胡熠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