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区穿芳峪镇东水厂村,是一个仅有53户人家的小山村,如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村里35家农家院中,15家已完成精品化改造,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与绿色生态相得益彰。2020年至2024年间,该村通过协调资金为14户村民改建精品民宿,民宿收入较传统农家乐增长了2至5倍。
“去年我们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4.7万元。”东水厂村党支部委员刘小敬表示,这个曾经普通的小山村,已成为蓟州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四十年积淀迎来升级契机
蓟州区乡村旅游已有40年发展历程,农家乐产业基础坚实。据介绍,全区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2000余户,覆盖20个乡镇、100多个村,提供床位近6万张,直接从业人员1.2万人,带动农民就业6万人,受益人口达18万人,形成“百村创建、千户发展、万人参与”的规模化格局。
随着游客消费需求日益趋向品质化、个性化,传统农家乐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低水平发展”和“同质化”问题成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谈起蓟州山村旅游的变化,游客张先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过去这里住宿条件较差,餐饮选择单一,娱乐活动匮乏,游客待几天往往只能靠喝酒、打麻将消磨时间。现在,随着精品民宿不断涌现,不仅住宿环境明显改善,餐饮、休闲服务也全面升级,真正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体验的期待。
政策引领规范行业发展
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面对挑战,蓟州区抢抓民宿产业发展机遇,以精品民宿为导向,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住宿设施提质升级。由文旅部门牵头,联合卫生、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9个部门共同出台《蓟州区农家院(民宿)管理办法》,为行业管理提供制度依据,规范农家院(民宿)经营管理,保障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蓟州区成立旅游协会及民宿专委会,通过发布倡议书、开展专题培训、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建立健全自律自治体系,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有序发展。
以赛促建塑造区域品牌
“蓟州区连续举办两届京津冀民宿大赛,以赛事促进民宿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内容塑造、服务技能等全方位提升。随后举办的京津冀民宿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行业专家现场答疑,优秀从业者分享经验,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蓟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介绍道,比如,渔阳镇小岭子村的“无解民宿”是一家面向全年龄段的艺术疗愈空间。民宿不仅提供早晚餐及定制养生餐,还配备多元设施:独立庭院、无边泳池、私汤小院、森系咖啡厅、疗愈书吧及儿童探宝区等。客房采用丽思卡尔顿同款床品、智能家居、山泉私汤与高端卫浴,并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专业保洁与一客一消毒,全面保障入住体验。
在品牌培育方面,蓟州区2024年评选出40户“蓟州金牌民宿”,树立行业标杆,为申报国家等级旅游民宿奠定基础,同时打响“蓟州民宿”品牌影响力。
截至目前,蓟州区精品民宿已达450户,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
多元模式探索特色发展
蓟州区各乡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
东水厂村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十三团临时指挥部旧址、爱国主义警示教育园基地、红色音乐长廊串联成线,让红色基因转化为“看得见的历史”,“红+绿”发展模式为乡村旅游注入新内涵。2019年,该村利用产业帮扶资金,通过土地流转,依托千年古槐打造了10个院落组成的精品民宿区,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下营镇团山子村则探索出“亲子旅游+商业配套”的发展新路。村党支部书记刘伯辉介绍,2019年,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一家企业在村内获得200多亩土地使用权,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吉姆冒险世界,既吸引游客,又带动农民增收。“2022年,我们协调解决了村民改建民宿资金问题,每户可获得300万元支持。”刘伯辉说,该村当年批量改建112家民宿。改造效果显著。原本村里有20多家低端农家院,日接待游客800余人,年接待量3至5万人次,收入有限。改建后,每户精品民宿拥有10多间客房,可接待40多名游客,每日人均收费200至300元。如今年接待游客量达30多万人次,民宿年收入超过3000万元。同时,该村依托民宿建设打造商业街,引入品牌咖啡、饮品、餐饮等业态,让游客“在山村享受城市生活”。商业街为数百名村民提供稳定收入,每人日收入200至800元,较传统种植业收入大幅提升。团山子村以吉姆冒险世界为核心,依托千亩梨园资源,打造“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亲子旅游模式,实现游客量快速增长。该村自明朝嘉靖年间建村,现存万余棵梨树,平均树龄二三百年,构成独特景观。梨园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形成“春赏花、秋摘果”的产业模式。
民宿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韩其峰认为,蓟州区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不仅破解了低水平发展难题,避免了“千村一面”的同质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切实提高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传统农家乐到精品民宿,不仅是住宿条件的改善,更是经营理念、服务模式、收入结构的全面升级。蓟州区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只有紧跟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提质增效,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韩其峰说,随着“蓟州民宿”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条农家乐升级精品民宿的发展之路,正引领蓟州区乡村旅游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