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导览图串起一条消费链”——9月9日,《树山游报》导览图在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发布。首批集纳民宿、餐饮、手作、饰品等10家打卡商户,面向游客推出“吃住游购”一体的轻量化地图与权益提示,助力人流向店流、订单流转化。
伴随导览图亮相,树山女性创客联盟加速“抱团经营”,并在前期试运行基础上完成妇联组织选举与规范化运作。以女性主理人为主体的联盟,正以更细腻的服务与更充沛的情绪价值,推动“漂亮饭”“漂亮游”成为树山文旅的新名片,带动近百家本地业态从“独自创业”迈向“共生发展”。
一图打卡“漂亮饭”
记者在现场看到,《树山游报》采用正反两面设计,首批10家商户分布于民宿、餐饮、手作、饰品等多个场景,店名、特色与打卡权益一目了然,方便游客按图索骥、边走边买边体验。导览图坚持“轻协同、强转化”的原则:不收会费、以商户自愿提供权益参与,既降低进入门槛,又让内容保持滚动更新与活力。
“希望把零散客流‘拧’在一起,形成可转化的体验动线。”红熙坊时尚农家乐负责人韩云介绍,导览图把谁家适合私厨家宴、谁家主打家庭宴请、谁家擅长小型婚礼布置等信息直观呈现,游客拿着一张图就能把吃、住、游、购连起来,商户之间也更容易互相导流。“有的客人来住民宿,会顺带预约团餐;有的为拍照而来,又被周边手作和茶室吸引,停留时间自然拉长。”
雨中树山另有风味。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导览图同步设置公益捐赠二维码,鼓励到店参与公益,提升目的地的社会温度。通安镇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树山游报》将保持常态化发布与扩容,鼓励更多商户以“特色+权益”的方式加入,让树山旅游从“景点观光”走向“全链体验”。
民宿与农家乐的“双向奔赴”
“女性主理人更懂审美表达与情绪价值,天然适配旅游消费场景。”揽山悦境民宿负责人曹莉莉说。四年前,她从西安回到树山创业,按家庭度假与轻商务需求改造老房子,投资约200万元,打造出10间客房与家庭套房。“周末以家庭度假为主,工作日以商务团建、会议类客人增多。”该店周末房价在400-500元区间,目前国庆档期已有预订。民宿正同周边餐饮、手作与茶室探索“住宿+团餐”“观景+婚礼小宴”“非遗+轻体验”等组合产品,“我们希望客人不仅住得舒适,还能吃得地道、玩得有内容,甚至带走一份手作记忆。”
韩云则更关注“夜间友好”。她坦言,树山白天人流可观,但夜间人气相对不足,餐饮需要更强的线上运营与跨店协同来稳住生意曲线。“我从直播间接到不少桌数,停播一阵,订单就明显波动。”在她看来,“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的节奏必须稳定,“导览图把彼此‘看见’了,跨店联动就更顺了”。
两位主理人的共同感受是:与其“单打独斗”做爆款,不如“抱团成阵地”做口碑。树山四季活动各有侧重,春有梨花、夏有山风、秋有果香、冬有茶暖,但客流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季节性。通过导览图的场景串联与联盟的资源互通,民宿、餐饮与手作之间的“彼此成就”成为可能——住宿把人“留下来”,餐饮把情绪“点起来”,手作与小型活动把记忆“固起来”。“客人满意,复购与转介绍就会发生。”曹莉莉说。
从“独自创业”到“共生发展”
树山村现有近百家餐饮、民宿、购物等业态,产业基础扎实,但也面临着季节波动、动线分散、夜间人气不足等共性难题。以女性主理人为主体的创客联盟在通安镇妇联指导下,于今年3月发起,目前已经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联盟坚持开放协作与能力共建,围绕短视频、小红书运营、团建与婚礼定制、跨店资源互通等主题开展培训,帮助商户补齐“内容生产—渠道分发—现场转化”的关键环节。
树山杨梅果茶。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我们不是要把大家变成‘同一张名片’,而是让每家都有清晰的‘标签’,再通过导览图与活动把这些标签编织成一张目的地网络。”通安镇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联盟将与景区管委会、市集活动等资源形成协同,探索在合规时段内打造夜间友好型场景,优化停车组织与行走动线,引导更多商户以权益联动、套餐联动的方式加入《树山游报》,把“漂亮饭”“漂亮游”做成可复制、可传播、可持续的产品组合。
览山民宿窗外即景。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在创客们看来,“漂亮”的内涵不仅是“好看”“好拍”,更是“好吃、好住、好逛、好记”。导览图带来的是“看得见”的路线与权益,联盟带来的是“看不见”的互信与协作:当一家店临时满房,能迅速把客人转介到同类调性民宿;当某家餐厅遇到婚礼小宴需求,能与有经验的同业协同布置;当某个档期淡季来临,线上共创内容、线下联动活动能够“以强带弱、以旺带淡”。从“独自创业”到“共生发展”,树山女性创客正在把个体的烟火气,汇成目的地的场景力、口碑力与持续力。
红熙坊杨梅宴。苏报融媒记者 李渊/摄
“我们会持续为女性创客提供组织化支持,把导览图做成树山的‘流量底盘’,让更多小店通过协同经营获得稳定客源,让游客在树山既能吃到‘漂亮饭’,也能体验‘漂亮游’。”通安镇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