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游野趣,生态保护“红线”不可越 閲庢父淇濇姢鎺柦 閲庡北閲庢父閲庤叮
创始人
2025-09-07 11:00:22
0

原标题:野游野趣,生态保护“红线”不可越

【文旅观察】

近年来,生态旅游、户外探险游等越来越受欢迎。与此同时,一些游客掠夺式采摘、非法穿越核心保护区、破坏植被等问题也接连出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钟一次次敲响。

当游客的足迹逐渐踏向大自然深处,未经规范的旅游活动所带来的隐忧不容忽视。在旅游中应如何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对于违规组织的旅游行为应如何加强监管?

无节制采摘透支生态“账单”

“怎么人比韭菜还多!”一位带孩子徒步的家长在北灵山看着山坡上的场景忍不住发出惊叹。距北京市中心一百多公里的北灵山,今年夏天涌入大量手持塑料袋、剪刀、铲子等各种工具,忙着采摘野韭菜的人们。山上的野韭菜快被采光,高山草甸不堪重负,植被稀疏,土壤逐渐裸露。

游客无节制的大规模采摘等活动,透支的是未来的生态“账单”。

这些年,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在海南省海口市北港岛兴起的“赶海热”中,不少人无视浮标警戒线进入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滩涂地带翻挖蛏子、生蚝,成片的海草被踩踏,对海洋生态和滩涂环境造成很大伤害;云南大理“采菌游”火爆,很多游客采菌时毫无节制且不遵循科学方法,已经对大理苍山的菌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伤害。

接触自然、体验采摘、户外研学等新兴旅游方式本应为游客带来独特而美好的体验,但现实中却因一些不文明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未开放区域肆意采摘、踩踏植被,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损害;有人将食品包装、塑料制品等难以降解的垃圾遗留在自然环境中,污染土壤和水源。专家呼吁,生态旅游应遵循“无痕山野”原则,既不要留下任何垃圾,也不要带走大自然中的自然资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目的地是由网络博主带火的,很多组团信息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的。业内人士指出,很多网上发布的此类旅游产品并不合规,组织方并不具备相关旅游业务经营许可证,他们常常以“俱乐部”“户外论坛”等名义规避监管,所谓的“领队”“资深向导”也不具备相关旅游项目专项资质,更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储备。

“生态旅游活动火热,是游客渴望融入自然、体验当地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然而,由于供给侧的滞后与失范,一些旅游产品开发、行业规范和管理引导未能跟上步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席建超说,一方面,优质、规范的生态体验产品供给不足,导致市场需求涌向未经规范的灰色地带;另一方面,部分机构过度商业化、大规模地组织此类活动,又缺乏必要的自然知识培训、行为准则约束和总量控制,从而演变成具有破坏性的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

任性野游带来多重风险

山野深处的淙淙流水,烟雾缭绕的绿色密林……一些旅游博主在网上晒出“野景点”,用“秘境”“野生感”“无人涉足”等词汇渲染神秘氛围,吸引不少人跃跃欲试。游客探寻纯天然美景的好奇心,登山、露营、徒步等户外旅游活动的火热,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向大自然深处。多地也推出以了解自然、科普教育为核心的生态旅游路线。

然而,如果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就会破坏这些区域的生态平衡。例如,脆弱的高山植被、苔原、草甸等一旦被踩踏或留下车辙,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复;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活动则会严重干扰它们的栖息繁衍。

在无组织、缺经验情况下开展户外运动、任性野游,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较高的救援成本。在荒郊野岭露营、徒步,擅闯自然保护区禁入区域,可能遭遇山洪等灾害,或面临失温、迷路、野生动物袭击等风险。

日前,内蒙古克什克腾旗青山国家地质公园发布通告,网络平台传播的“青山大裂缝”等徒步路线信息吸引大量游客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许可进入未开放区域开展旅游、登山、越野车穿越、露营等活动。

连接秦岭鳌山与太白山的山脊线路“鳌太线”,被称为“最危险徒步路线”,尽管明令禁止非法穿越,但仍不时有驴友穿越遇险。这种行为不仅不顾自身安危,还对秦岭核心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导致一些地方原生植被退化。

“到这些地方旅游需要专业的户外知识,而大部分普通游客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资深户外爱好者刘昊告诉记者,特别是一些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对风景夸大其词,却刻意淡化甚至隐瞒危险性和对环境的破坏性,非常不负责任。

“游客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的行为可能触犯法律法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同时,社交平台需加强内容审核,部分博主为博眼球、赚流量发布违规视频诱导游客进入危险区域的行为,应被平台严格监管和禁止。”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李婧说。

划定旅游与生态的边界

“另辟蹊径”的野游野趣,体现了人们对亲近大自然的渴望。面对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应如何划定好旅游与生态的边界?

“简单地禁止并非良策,要正视并疏导这一市场趋势,将其纳入规范化、可持续的轨道。”席建超认为,必须实施分类管理和精准监管策略,对已开放运营的景区实施功能分区与容量管理,科学划定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游憩体验区;建立准入与引导制度,组织相关活动必须向景区或主管部门报备审批。对于非景区的自然保护地,要加强舆论引导与安全警示,联合林业、环保等部门与户外运动协会等机构多方共管。

专家表示,为更好监管违规野游行为,需要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组织团队活动的机构要严格准入与资质认证,经营“探险”“荒野”“穿越”等类别的旅游业务必须持有特殊经营许可证,对机构负责人的专业资质如高山向导证、野外急救证以及所携带的应急装备要进行强制性要求。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应相辅相成。当前,许多地区走出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旅游的吸引力,再用旅游收益反哺生态保护,形成了良性循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生态文明治理现代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崔莉说。

席建超认为,要平衡好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建立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多方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监管部门要制定生态旅游的行业标准,依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和预警平台;景区、保护区等要科学规划,开发高附加值、低环境影响的旅游项目。同时,还可鼓励本地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和生态管护中,分享发展红利。通过持续的公众教育,引导游客选择资质完备的机构,提升游客的生态文明素养,使其成为生态保护的自觉参与者。

(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相关内容

原创 ...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相信很多的家长们也都已经蠢蠢欲动,开始着手计划和...
2025-11-20 21:03:53
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海口...
近日,海口东坡老码头沉浸式文化生活街区正式被认定为海南省省级旅游休...
2025-11-20 21:03:35
福地怀化·风物季丨云海翻涌...
立冬已至,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飞山,秋的...
2025-11-20 21:03:15
四川上里古镇水墨意境:二仙...
你知道吗?在四川雅安的群山环抱中,藏着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古镇。上里,...
2025-11-20 21:03:02
太冷了!大同云冈石窟大佛“...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有大佛的...
2025-11-20 21:02:36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
文|清扬 编辑|清扬 最近,日本高市早苗的一句“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
2025-11-20 21:02:24
(粤港澳全运会)解锁十五运...
中新网 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璐)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举行和赛...
2025-11-20 21:01:59
齐鲁崮谱:一峰独秀鹰嘴山(...
一峰独秀鹰嘴山 文/图 陈永杰 长清区南部,马山镇政府驻地和崮...
2025-11-20 21:01:45
签证怎么办,需要什么
每次计划出国旅行,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签证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材...
2025-11-20 21:01:30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相信很多的家长们也都已经蠢蠢欲动,开始着手计划和准备带孩子玩出游玩了。 而我们每家...
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 海口东坡... 近日,海口东坡老码头沉浸式文化生活街区正式被认定为海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该项目由海南省旅游投资集团...
福地怀化·风物季丨云海翻涌金叶... 立冬已至,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飞山,秋的余韵仍未消散。巍峨的飞山在季节交替...
四川上里古镇水墨意境:二仙桥与... 你知道吗?在四川雅安的群山环抱中,藏着一座被时光遗忘的古镇。上里,这个听起来就带着诗意的地方,不是那...
太冷了!大同云冈石窟大佛“流鼻...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有大佛的鼻子上挂了冰凌,看上去像大佛冷得“...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不少中国游客... 文|清扬 编辑|清扬 最近,日本高市早苗的一句“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让中日关系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粤港澳全运会)解锁十五运会广... 中新网 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张璐)十五运会开幕式的举行和赛事的接连举办,不仅定格了演员、运动...
齐鲁崮谱:一峰独秀鹰嘴山(济南... 一峰独秀鹰嘴山 文/图 陈永杰 长清区南部,马山镇政府驻地和崮头水库之间,有一条长约4公里的南北...
签证怎么办,需要什么 每次计划出国旅行,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签证怎么办?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别担心,这篇文章将为你梳理热门...
山口市奥运奖牌得主Kasumi... 素有“西之京都”美誉的山口市,集历史、文化、自然与温泉之精粹。Ishikawa女士将带领我们探访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