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但也面临着文物保护与旅游开放之间的平衡难题。尤其在旅游旺季,客流激增带来巨大调度压力,传统人工管理方式不仅难以实现对游客流量、车辆调度、讲解服务的精细化管控,更难以及时根据洞窟微环境变化调整开放节奏。
基于此背景,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行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创新管理思路,共同打造敦煌石窟旅游开放调度管控平台,近日该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旨在破解敦煌石窟“保护与开放”的协同难题——此前各业务系统独立、数据不通,导致运营效率较低、游客体验受影响。
项目先打通15+个现有业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再构建融合AI大模型的开放调度管控平台,最终通过“科学护文物、精细管运营、有序优服务”,真正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服务的双向平衡。
大势智慧基于业界领先的多智能体协同技术构建AI大模型,打造“AI大脑”,整合多源数据,实时分析预警,推动游客管理、车辆管理、讲解服务管理及文物保护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守护”,在运营提效、安全升级与体验优化方面成效显著。
为了让管理人员能够更直观、全面地掌握景区整体运行状况,项目团队构建了一个综合态势可视化大屏。大屏以精细的窟区三维模型及数字展示中心高逼真渲染模型为底座,实时整合景区运营核心指标并动态展示,当任一指标接近阈值,AI大脑会立即触发多级预警,助力管理者实现“一屏观全域、数据促决策”。
AI提升游客服务
客流调控更精准
游客服务模块整合了多渠道数据,构建“服务感知网”。当游客数量接近预设阈值时,触发分级预警,助力管理人员提前分流准备、及时调整路线与增加接驳车辆,有效避免拥堵。这一创新应用,为景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保障游览舒适度与安全性。
AI优化文旅运营
调度管理更高效
文旅运营模块构建了人力、运力、场地全方位的智能运营监测与管理体系。系统可精准识别各类运营资源的需求变化与潜在缺口,并及时触发预警,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自投入运行以来,该系统已累计发出预警近百次,帮助调度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运营策略,让景区运营更加高效有序,显著提升了游客满意度。
AI强化应急安全
应急处置更迅捷
应急安全模块依托AI大脑的视觉分析技术,实时捕捉各类安全风险并发出预警,助力调度人员及时启动应急方案。该模块能快速完成从识别、预警到处置的全流程响应,有效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与景区秩序稳定。
AI赋能文保监测
洞窟保护更科学
文保监测模块形成了“以数据促保护,以保护调客流”的正向联动机制。当环境指标超出文物保护的安全范围时,系统自动触发预警,指导调度人员及时调整参观路线进行游客分流。系统上线以来,已触发相关预警1899次,及时化解文物受损风险,为景区游客科学调度与文化遗产长效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敦煌石窟旅游开放调度管控平台的圆满验收,展现了大势智慧在“AI+文化遗产保护”及智慧文旅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优势。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整合360万+数据,依托AI大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推演,为景区运营调度提供了精准决策参考,为敦煌石窟铺就了“保护为先、高效调度、有序运营”的新路径。
未来,武汉大学将联合大势智慧,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标准化、可扩展的技术架构与运营体系,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景区精细化运营提供可持续的智慧解决方案,助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服务的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