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项目规划设计如何引爆“情绪消费”? 用空间叙事触发心动开关!
创始人
2025-07-31 15:00:56
0

文旅项目的情绪消费,本质是“空间与情感的对话”。规划设计作为项目的“骨架”,需从根源上植入情绪触发点——让游客在踏入空间的瞬间,就被场景、氛围、细节唤醒情感,从“被动游览”转为“主动共情”。本文我们从规划设计的创新维度,解析如何让空间自带“情绪引力”。

01/用“叙事性空间”搭建情绪代入通道

情绪的产生始于“相信”。规划设计需构建完整的故事逻辑,让空间成为“会说话的叙事者”,引导游客自然代入角色。

时空折叠式布局: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长安十二时辰》剧情为轴线,将街区划分为“望楼”“靖安司”“西市”等功能分区,建筑风格、店铺招牌、甚至地面铺装均复刻盛唐细节。游客从入口的“验牒入关”开始,便进入“唐朝子民”的身份设定,空间的每一处细节(如灯笼的悬挂高度、墙面的斑驳肌理)都在强化“穿越感”,让怀旧与好奇情绪自然发酵。

多线剧情式路径:成都融创乐园三国主题区规划时,将“魏蜀吴”三国故事拆解为三条独立游览路线——“蜀道行军线”(山林栈道+军事营地场景)、“东吴水韵线”(滨水步道+商船市集)、“曹魏朝堂线”(宫殿建筑群+礼仪体验)。游客可自由选择路线,空间随剧情节奏切换(如“蜀道线”的狭窄栈道营造紧张感,“东吴线”的开阔水景传递闲适感),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可感知的情绪体验。

关键点:空间的叙事逻辑需与目标客群的情感记忆匹配(如三国迷对“战场”的热血感,亲子家庭对“市集”的热闹感)。

02/用“五感沉浸式场景”放大情绪浓度

情绪的深化依赖“感官刺激”。规划设计需突破视觉单一维度,从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多维度构建场景,让情绪在感官叠加中被放大。

声景联动设计:杭州临平方兴渡微度假文旅项目中的“藕花洲宋韵文化中心”板块,在规划御街场景时,不仅复原宋代建筑,更在街道两侧设置隐藏式音响,循环播放“叫卖声”(“卖糖画咯——”)、“车马声”(马蹄踏石板的清脆声响),配合沿街店铺飘出的“桂花糕香”,形成“听觉+嗅觉+视觉”的立体场景。游客漫步时,无需刻意引导,便会被市井烟火气包裹,唤醒对“慢生活”的向往。

触觉互动场景:云南普洱市宁洱县那柯里茶马驿站在规划“马帮驿站”核心区时,特意保留部分“原始马道”——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铺就,路面微有坡度,边缘刻意做旧处理。游客赤脚行走时,能感受到石板的冰凉与粗糙,配合周边“马帮铜铃”装饰,触觉与视觉、听觉形成联动,瞬间唤醒对“远行”的敬畏与好奇。

关键点:五感场景需“克制且精准”,避免过度堆砌(如“治愈系”空间中,嗅觉应以“松针”“艾草”等淡香为主,而非浓烈香精)。

03/用“留白式设计”预留情绪发酵空间

情绪的珍贵在于“留白”。规划设计需刻意保留“不完整”,让游客在自主探索中产生独特的情感联结,避免场景因“满”而失去想象空间。

半开放型互动节点:阿那亚礼堂旁的“孤独图书馆”规划时,未设置明确的“入口”和“参观路线”,而是采用“开放式庭院+玻璃幕墙”设计。游客需穿过沙滩、推开木质大门才能进入,过程中“海风声”“脚步声”成为自然的情绪铺垫;馆内无固定座位,游客可随意靠窗而坐,看海、阅读或发呆,这种“无目的”的空间设计,反而让“治愈”“宁静”的情绪更易沉淀。

可变式功能空间:苏州同里古镇的水墨同里剧场项目在规划“水巷剧场”时,未修建固定舞台,而是将一段河道两侧的民居外墙设计为“可开启的落地窗”,河面上架起临时浮桥。日常时,这里是居民晾晒衣物的普通水巷;节庆时,浮桥变为舞台,民居窗户成为“观众席”,游客可在乌篷船上看戏,也可走进民居与居民共坐。这种“日常与仪式”的空间转换,让游客感受到“不期而遇的惊喜”,自发产生“专属感”。

关键点:留白不是“简陋”,而是通过“低干预设计”(如自然材质、灵活动线),让游客成为场景的“二次创作者”。

04/用“在地文化符号转译”唤醒身份认同

情绪的最高级是“共鸣”。规划设计需深挖在地文化的“情绪基因”,将其转化为现代游客可理解的空间语言,而非简单复刻传统符号。

非遗元素的空间化表达:湖南墨戎鼓镇在规划“银饰工坊”片区时,未直接展示银饰成品,而是将苗族银饰的“锻造纹样”转化为建筑细节——用金属条复刻银饰的“蝴蝶纹”作为栏杆,将“拉丝工艺”的肌理融入墙面涂料,甚至地面铺装的拼花也是银饰“太阳纹”的简化版。游客在游览中,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符号的熏陶,最终在“亲手制作银饰”的体验中爆发“文化自豪感”。

方言文化的场景植入:广东省开平市赤坎华侨古镇项目在规划中,创新性地将“侨批”(海外侨胞书信)中的方言词汇(如“阿姆”“返屋企”)转化为空间标识——路牌用“返屋企大道”替代“主街”,休息亭命名为“阿姆茶座”,墙面雕刻书信片段。这些充满“家乡味”的细节,让本地游客感受到“被理解”,让外地游客产生“探秘欲”,情绪在文化差异与共性中流动。

关键点:在地文化的转译需“去符号化”,从“形”的模仿转向“神”的传递(如苗族银饰的“工匠精神”而非单纯的“银饰造型”)。

05/用“弹性边界设计”制造情绪反差

情绪的爆发往往源于“反差”。规划设计可通过空间尺度、氛围的突然转换,让游客在“预期之外”产生强烈情绪波动。

小尺度与大尺度的戏剧化衔接:福建东山岛文旅项目在规划“渔村探秘”路线时,先通过一段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礁石隧道(两侧是高耸岩壁,光线昏暗),营造“神秘感”;穿过隧道后,突然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海湾沙滩(阳光、海浪、彩色渔船),这种“压抑—释放”的空间反差,让游客瞬间产生“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成为天然的“打卡传播点”。

静态与动态的场景切换:南京市溧水区东庐观音寺禅修院二期工程在山地文旅规划中,将“禅修区”设计为“静修小院”与“山林步道”相邻布局,实现动静情绪切换的核心体验。游客从静谧的禅院走出,瞬间进入充满生机的山林,这种“静—动”的情绪切换,让“治愈”不再是单一的“安静”,而是“平衡”的体验。

关键点:反差设计需基于情绪逻辑(如“紧张—放松”“孤独—热闹”),避免为了反差而刻意制造突兀感。

结语

文旅项目的规划设计,早已不是“造景”而是“造境”——用空间的叙事力、场景的沉浸感、细节的温度,让游客在行走中自然触发情绪,最终“为心动的瞬间”买单。这种情绪的植入,才是项目最持久的竞争力。

相关内容

甘肃7天6晚旅游最佳推荐,...
一直以来,我对甘肃甘南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心驰神往。那里有广袤无...
2025-08-02 06:39:05
甘肃7天6晚旅游管家费用价...
家人们,甘南那片神奇的土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2025-08-02 06:38:46
把博物馆“搬”进景区:四川...
中新网成都8月1日电 (单鹏)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文明奇遇”城市...
2025-08-02 06:03:50
从“病秧子”到独闯川藏线,...
一人、一车,再加上少到可以忽略的行李。2025 年 5 月 30 ...
2025-08-02 06:03:31
丰富入境游供给 浙江用“诗...
中新网杭州8月1日电(林波)近年来,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5-08-02 06:02:58
酷暑难耐?广西这条自驾路线...
7月29日,“桂在交旅——山水之间有通途”大型行进式采风团驱车沿着...
2025-08-02 06:02:45
权威发布|济宁:景区“场景...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秦伯璞)7月31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
2025-08-02 06:02:31
万丽酒店携手《长安的荔枝》...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7月31日,万豪旅享家旗下的万丽...
2025-08-02 06:02:23

热门资讯

甘肃7天6晚旅游最佳推荐,甘南... 一直以来,我对甘肃甘南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心驰神往。那里有广袤无垠的草原、庄严肃穆的寺庙、澄澈如镜...
甘肃7天6晚旅游管家费用价格咨... 家人们,甘南那片神奇的土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里有广袤无垠的草原,仿佛是大自然...
把博物馆“搬”进景区:四川博物... 中新网成都8月1日电 (单鹏)四川博物院流动博物馆“文明奇遇”城市巡展活动1日晚在成都启动。 此次活...
从“病秧子”到独闯川藏线,18... 一人、一车,再加上少到可以忽略的行李。2025 年 5 月 30 日至 6 月 18 日,他踏上从成...
丰富入境游供给 浙江用“诗画I... 中新网杭州8月1日电(林波)近年来,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游”持续升温。浙江是其中的热门...
酷暑难耐?广西这条自驾路线,直... 7月29日,“桂在交旅——山水之间有通途”大型行进式采风团驱车沿着姑婆山公路,来到位于广西贺州市平桂...
权威发布|济宁:景区“场景焕新... 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秦伯璞)7月31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暑期旅游...
万丽酒店携手《长安的荔枝》作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7月31日,万豪旅享家旗下的万丽酒店在深圳正式启动大中华区“发现未...
2025江苏旅游新干线(哈尔滨... 8月1日,2025江苏旅游新干线(哈尔滨)推广活动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举行。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