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一个在内蒙古自驾游的博主
发布了一则视频
评论区一片好评
不是因为绝美的草原风光
而是因为内蒙古的一个“小动作”
从视频里我们了解到
这对夫妻原本计划沿着
东北边境线来一场
浪漫的“鸡头环线”自驾游
没想到刚到牡丹江就被热浪劝退
“哪凉快去哪!”
两人一拍方向盘
直接调转车头
顶着烈日狂奔1500公里杀到乌兰察布
这一来可算是找对地方了
凉爽的气候、湛蓝的天空
让夫妻俩当即决定
"就在这儿住两个月避暑!”
可住着住着问题来了
房车生活用水成了大难题
博主随口一句
“找不到饮用水源”的吐槽
没想到竟被当地职能部门“刷”到了
接下来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服务
不到半小时
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
当地领导亲自带队现场办公
第二天就制作了详细的“房车用水指南”
在符合条件的公厕醒目位置挂上了
“本公厕免费为房车提供自来水”的标识
从发现问题到彻底解决
只用了短短24小时
细节之处尽显关怀
这样的暖心故事
在内蒙古并非偶然
就在不久前
吉林游客滕利驾车
来到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时
就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地政府停车场
不仅热情欢迎房车停驻
更在醒目位置张贴着温馨告示
“本单位免费为游客提供饮用水”
“真正把服务做到了游客心坎上!”
滕利在视频中点赞
并呼吁“建议全国推广”
这些举措看似微小
却精准击中了自驾游游客的关键需求
政府停车场、公共设施向房车开放
提供水电补给
解决旅途核心痛点
建立快速响应渠道
确保游客求助第一时间
被“看见”和解决
从这两件小事上
我们也看到内蒙古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
正在发生令人欣喜的转变
从"管理者"变身"服务者"
从"等客上门"到"主动出击"
从"按部就班"到"马上就办"
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好评如潮
更是内蒙古旅游品牌价值的跃升
携程搜索数据显示
6月
内蒙古旅游搜索热度跃升8名
环比增长排名全国第二
内蒙古文旅旺季消费市场
省外游客占比近60%
北京、上海、沈阳
天津、杭州、南京等城市
均成为内蒙古的热门客源地
近年来
内蒙古将打造"自驾游首选地"
作为文旅升级的重要抓手
用一系列走心服务
让游客感受到北疆温度
锡林郭勒盟精心打造的千里草原风景道
沿途布局了服务中心型、景区型
观景型、门户型等各具特色的驿站
让自驾旅途充满惊喜
阿拉善盟依托沙漠旅游资源
建设多个高标准房车营地
其中额济纳旗大漠胡杨林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以其完善的配套设施成为
内蒙古唯一入选第三批
5C级营地名单的标杆项目
呼伦贝尔公路服务区更是
从单纯的“歇脚点”升级为“温馨港湾”
哈达图服务区“司机之家”配备
休息区、共享厨房
洗浴间、洗衣房等设施
为长途司机提供“家”的温暖
这些有温度的服务
让原本功能单一的服务区升级为
串联风景与情感的"暖心驿站"
随着自驾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内蒙古通过完善驿站、营地
和服务区等基础设施
正逐步打造“自驾游首选地”的品牌形象
这种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
或许才是未来旅游热度
持续攀升的关键
自然风光吸引人
而真诚的服务才能留住人心
来源:奔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