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梅州7月24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实习记者邱映琦)7月23日,广东联通在定点帮扶点梅州兴宁永和镇举办2025年国企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以“感恩奋进,万象‘耕’新”为主题,深度探寻广东联通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
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供图)
活动现场,梅州兴宁市委副书记麦东阳回顾了兴宁“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工作队充分发挥组团单位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健全帮扶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帮扶合力的工作历程和显著成效,对广东联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对兴宁的大力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未来双方能继续携手共进,以数字化为引领,推动兴宁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通过数据和案例,广东联通展示了公司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成果,从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到创新帮扶模式,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广东联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启动仪式后,嘉宾们深入村落,见证永和镇在帮扶工作推动下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工作汇报(央广网发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供图)
基建升级:数字筑基 打通乡村发展“信息动脉”
农村新型基础设施是乡村数字建设的重要支撑,是乡村长远发展的基石。广东联通高度重视兴宁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网络建设资金超1.2亿元,累计建成4G/5G超1300个,不仅实现行政村及以上区域5G连续覆盖,更全面推动千兆光网覆盖镇村。
永和镇超2/3为山地丘陵,通信网络覆盖曾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问题,广东联通在对口帮扶后,第一时间拨专款新建基站,增设综合接入机房,部署千兆光纤宽带等,让全镇用户享受到了优质、高速的网络服务。如今,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小院,村民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网冲浪、观看视频、开展电商业务,城乡“数字鸿沟”有效缩小,乡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活动合影(央广网发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供图)
治理创新:科技赋能 打造乡村治理“智慧样板”
在永和镇应急指挥中心“数字永和”综合指挥平台的大屏上,实时跳动的视频监控、应急调度、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数据,生动展示了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强大功能。作为广东联通无偿打造的数字乡村标杆项目,该项目助力永和镇成功构建起了“全域统筹、多源联动、网格治理”的数字化治理新格局。
平台集乡村卫士、舆情感知、智慧消防、网格管理等核心功能于一体,涵盖了“森林防火、防溺水、烟花爆竹安全销售场所监测、沃哨所”等多个应用场景,累计提供各类风险事件预警超千次,助力永和重大事故零发生,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永和镇也因此列为兴宁市全科网格管理示范镇,其先进经验在兴宁叶塘、黄槐等20余个乡镇成功复制推广。
永和镇镇委书记曾波表示,“数字永和”平台已成为永和镇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实现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振兴:特色领航 激活乡村经济“一池春水”
在沙坪村,广东联通创新实施产业帮扶“组合拳”,一方面投资新建楼面光伏、光伏停车场等绿色能源项目,另一方面通过盘活闲置村产、筹资兴建厂房,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的村集体收入也从帮扶前的3000元增长到超23万元。
此外,广东联通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引乡贤回乡投资兴业,成功引进纸品厂、电子厂、蜡烛厂等3家企业成功落户永和镇,创造就业岗位超110个,让村民们实现了“务农务工两不误、增收顾家双丰收”的美好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帮扶工作队还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专业团队,在当地开展超高产丝苗米种植示范项目,2024年创下双季香稻1446.18公斤的世界纪录,为永和镇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增收探索:创新模式 拓宽村集体“致富路”
广东联通还创新推出农村通信合作社模式,在沙坪、永星等6个村开展试点。通过“企业让利+村委组织+村民参与”的共建机制,有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该模式由联通公司提供通信网络服务和惠民资费,通信代理商帮扶单位投建“最后一公里”入户线路,村委负责组织村民入社并获得相应结算分红。
目前该模式已在全省推广,覆盖1730余个行政村,发展社员15万人,累计为村集体创收1500余万元。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促进了农村通信事业的发展,让村民享受到了更加优质、实惠的通信服务,实现了“强村”和“惠民”的多方共赢。
民生改善:多措并举 绘就乡村幸福“新画卷”
广东联通聚焦永和镇民生短板,投入专项资金实施系列惠民工程:完成自来水管网改造,让村民喝上“放心水”;安装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夜归路”;推进村道硬底化建设,打造出行“平安道”;开展绿美植树行动,绘就“生态宜居图”。与组团帮扶单位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同推动《永和镇志》等镇村志编修,建立沙坪村史馆、祝枝山书法园(墨林藻海)等,探索以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同时,广东联通还关注乡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卫生院配备现代化医疗设备,让村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为中小学升级信息化教学设施,让学生共享数字教育成果。在永和小学的探访中,与会嘉宾们还为孩子们送上了书籍、书包等文具,勉励他们勤学奋进,追逐梦想。
探访永和小学(央广网发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供图)
广东联通党委近三年累计投入帮扶干部73名、无偿帮扶资金超1600万元、消费帮扶超1500万元,助力57个定点帮扶点乡村振兴工作,在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等五大领域持续发力,在数字农业、数字渔业、乡村治理等方面形成解决方案27个,“数字渔船”“鱼塘尾水治理”等多个项目在各类国家级行业创新应用赛事中频频获奖,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在数字惠农方面,助力韶关马市镇打造智慧农田示范项目,实现粮食年产量同比增长25%,带动村民增收31.5万元,示范基地种植面积将由1000亩扩大至3000亩。在人才培养方面,助力帮扶点开展村民电商直播培训、水稻等农技种植培训,并连续4年举办帮扶干部数字素养脱产培训班,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能”。在基层治理方面,研发惠州博罗车村数字乡村平台,提供长者食堂订餐、村医预约、就业需求发布等服务,解决村民“心尖”难事,在周边16个村复制推广成为“数字名片”。
在民生保障方面,研发的“云看护”服务为湛江草潭镇等镇独居老人提供防跌倒即时监控和救助,让“养老”变“享老”,绘就“最美夕阳红”。在消费帮扶方面,将干部员工疗休养、职工培训、红色参访、运动赛事落地县域,助力文旅振兴,大力采买农产品,干部员工还化身“带货主播”直播销售农产品,“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成为广东联通员工的普遍共识。
村务公开栏(央广网发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供图)
近日,广东联通乡村振兴工作再获殊荣,所在的惠州博罗帮扶组团荣获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百千万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兴宁帮扶组团、永和帮扶组团也分别获得梅州市和兴宁市的相关表彰。此外,广东联通帮扶工作连年获得优秀,多次获评“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家爱心帮扶企业、红棉杯银杯奖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广东联通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广东联通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央企担当。
未来,广东联通将持续做好组团帮扶工作,积极探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路径,以“产业提能、文旅释能、人才蓄能、就业增能、消费聚能、品牌强能、数字赋能”七大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强化定点帮扶实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力服务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更多联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