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拉哈山与呼兰河相依相偎南行百里,是黑龙江省兰西县地理上的中轴线,2013年国家水利部命名为黑龙江省兰西县河口水利风景区。一山一河形成于何年,经考证拉哈山裸露的岩石风化的程度推测形成于二万年前,考古出土的文物证明,一万年前这里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一山一水名字的由来,是历史给予。呼兰河的名字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满语烟囱之意,满族人是喜欢水的游牧民族,水救了女真族的祖先完颜阿骨打。相传在一次战斗中阿骨打英勇顽强地冲出沼泽,游到大河对岸,追赶的敌军无奈撤兵,阿骨打认为是水救了他,阿骨打后来建立金朝。至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即满族的前身,亦至后来的清朝,还始终不忘水字。几百年前,在松花江北岸,游牧的满族人看好这里肥美的土地,在此定居。这里出现了房子,有了烟囱即满语呼兰,人们再说去哪里、住哪里,就说有烟囱的地方,时间长了这片土地就被命名为呼兰。拉哈山相伴的这条河入江口在呼兰,这条河就有了名字呼兰河。
拉哈山的名字应该是哈拉山,是流传过程中的一种误读。哈拉是女真语恩赐之意,意为这片土地是自然界的赋予。女真人起初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后来才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创造了女真文,后失传,到努尔哈赤建立清朝才开始创建满文。女真人的语言中喜欢谚语、俗语、俚语、比喻等,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语言中感情色彩丰富。据此推断拉哈山的名字因该是在女真时期就已经存在,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即女真人的祖先肃慎时期。
拉哈山的夏天是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整合的季节,绿色物产生长茂盛,美丽的田园风光,妆点丰富的文化底蕴。河口北山新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南黄崖子新石器晚期聚落址、山湾辽金城址、簸拉火烧辽金时期城址,这仅是拉哈山历史的一部分,已经彰显出文化的厚重。2025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传来消息,拉哈山新出土文物证明,这片土地的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到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万年以前。
拉哈山为脊梁的兰西县是哈尔滨的后花园,黑龙江省文物大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郝家城子古城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女儿城古城遗址等,古代文化遗址遗存及现代工农业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家。厚重的历史文化,美丽的田园生态风光,生机勃勃的绿色物产,为火热的夏天带来凉爽。历史文化携手绿色物产,加快文旅发展速度,助力乡村振兴。(吕维国 邬春犁/文 陈 列 张连科/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