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排队7万桌,马云都来打卡的“餐饮界迪士尼”,如今凉了吗?
创始人
2025-07-15 16:27:16
0

前不久,在一场全球直播中,一个原本只该属于餐饮品牌的舞台,意外上演了一出疯狂抢镜秀。

站在知名网红Speed(网友称其“甲亢哥”)身边的,不是普通粉丝,而是“文和友”的联合创始人。

他挤进镜头,情绪高昂,大声喧哗,甚至连场面秩序都顾不上维持。

这一幕,不止让直播间的观众震惊,更让无数网友摇头,直言:“这不是在宣传品牌,这是在自毁口碑。”

直播画面迅速传遍全网,本该成为文和友翻身的好机会,竟变成了一场口碑滑铁卢。

更尴尬的是,抢镜人不是不懂事的员工,而是企业的掌舵者之一。

很多人都在问,这家曾靠文化和餐饮火遍全国的网红品牌,怎么就沦落到用抢镜来博眼球了?

01

回头看文和友的起点,其实并不低。

创始人文宾早年做汽车销售,吃过职场的苦,也练就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事。

他发现,街边小吃摊主虽然辛苦,却有一种踏实和自由。于是,他扔下了体面工作,转身投入炸排骨的小摊,正式走上创业路。

但他不是那种只会在油锅边忙碌的小贩。

从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的摊位取了个特别响亮的名字,还花了大价钱做招牌。

在别人还在琢磨酱料配方的时候,他已经在构思品牌调性,生意不错,他也没打算止步于此。

他把老长沙元素搬上台面,策划了几场文化主题展,把吃饭变成一场回到旧时光的体验。

吃的不只是味道,更多是怀旧和情绪,这种独特模式,引爆了社交平台,也让长沙本地人和游客争相打卡。

文和友靠着吃、文化和场景的复合路线,一跃成为现象级品牌。

2018年,他拿到了唐人神的投资,一口气在长沙海信广场打造出沉浸式美食街,复古招牌、斑驳墙面等等。

这不是简单装修,而是一种精致复制的城市回忆。

02

然而,当爆红来得太快,问题也随之而来。

文和友的模式看似独特,实则高度依赖流量经济,它的文化表达并非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而是一种设计感过重的消费景观。

一开始大家觉得新鲜,但久了,审美疲劳就来了,再加上盲目扩张,短短几年就杀进北京、上海、广州,几乎每一站都以高调收场,却也埋下隐患。

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更挑剔,装出来的市井感在他们眼里有些生硬.

而管理成本的上涨、租金的压力、员工流失等现实问题,也让原本依靠人气续命的模式开始摇晃。

更致命的,是品牌方对流量的极度依赖,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甲亢哥来了,热度炸裂,全国媒体都在追。他们以为,这波操作可以救广州门店一命。

于是开始了精心安排,封场、清人、预设机位,哪怕破坏本地顾客体验也在所不惜。

可惜算盘打得再精,也敌不过网友的一双眼。

当抢镜、吆喝、推搡,接连上演时,观众的愤怒在弹幕里一点点累积。

人们不是讨厌品牌,而是厌恶这种把顾客当成背景板的姿态。

一个讲情怀的品牌,一旦露出算计和贪婪的面孔,再好的口碑也难以挽回。

03

很多人不解,一个曾引领沉浸式餐饮风潮的公司,怎么会在一场直播里把路走窄?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他们走得太快,忘了品牌的根基不是炒作,而是体验。

早年的文和友,哪怕只是街边小摊,也会花心思营造氛围,把顾客当成真正的宾客。

但当他们有了投资、有了规模、有了数据驱动,便越来越像一个网红工厂。

铺天盖地的KOL探店、重复使用的老长沙元素、毫无惊喜的菜单更新,一切都在围绕怎么上热搜。

而真正走进店内的消费者,感受到的不是情怀,而是一种被安排好的观赏路径。

就像在剧组探班,角色布置好了,观众拍照打卡,完事回家发朋友圈。而食物、服务、就餐体验,反倒成了附属品。

当这种虚假繁荣被戳破,哪怕是一场不合时宜的抢镜行为,也足以成为压垮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也是为什么,在Speed直播事件之后,评论区一片骂声。

从广州店到长沙总部,无一幸免。

那些曾为老长沙文化买单的粉丝,如今只剩一句话:“我们被骗了。”

04

当品牌开始靠抢镜保命,就说明它已经离顾客越来越远。

有人说,文和友的衰落是偶然,但如果仔细拆解,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内容驱动商业”崩盘过程。

一开始靠情绪,后来靠流量,最后靠表演,但真正最该关注的食材、服务、性价比,反而在一次次流量追逐中被遗忘。

而这并不是文和友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网红经济正在面临的困局。

当下不少新品牌都被流量冲昏头脑,以为曝光等于成功,以为拍短视频就能解决口碑。

但真正让顾客掏钱的,还是好吃、好服务、真诚待人。没有这些,再多的热搜也只是昙花一现。

如今的文和友,面临的是一个艰难选择,是继续活在复古剧本里,靠包装和网红续命,还是回到那台路边油锅前,重新思考自己想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这或许才是它能否翻身的真正分水岭。

05

一个餐饮品牌最怕的,不是没热度,而是热度退去后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文和友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化不是装饰出来的,也不是抢镜拼流量拼出来的。

它是通过时间慢慢浸润,是一道热菜背后的诚意,是一次服务中的微笑,是顾客回头率和好口碑的积累。

当消费回归理性,泡沫终将破裂,留得下来的,才是真正能打的品牌。

愿文和友能看清这点,在迷雾散去之后,找回那个曾用犀利排骨开出第一炮的小贩初心。

因为这年头,最稀缺的不是流量,而是实在。

相关内容

从最爱去到最不想去,中国游...
01 从“说走就走”,到“能不去就不去” 你没看错。根据泰国官方...
2025-07-15 21:00:53
云南沙登箐石窟附近有人攀岩...
7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部分攀岩爱好者在云南沙登箐石窟附近进行攀...
2025-07-15 20:25:55
观瀑布 享清凉
夏季丰水期,多地瀑布水量充沛,吸引游客赏景纳凉。 ↑2025年7...
2025-07-15 20:25:22
整顿景区秩序必须对“乱拉客...
近日,“游客在洪崖洞遭陌生女子强拉拍照”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重庆渝...
2025-07-15 20:01:00
青甘七天六晚高端独立团去一...
刚从青甘玩了七天六晚回来,这趟高端独立团之旅真是值回票价!青海甘肃...
2025-07-15 19:45:26
俯瞰福州三坊七巷
7月15日,从高楼上俯瞰福州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建福州最具代表性...
2025-07-15 19:45:09
筑城避暑旅游季启幕,游客:...
7月15日,民生路上,避暑游客忍不住贵阳美食的吸引,在街头大快朵颐...
2025-07-15 19:30:33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2...
“歌游内蒙古、夏至呼伦贝尔”2025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近...
2025-07-15 19:06:20

热门资讯

从最爱去到最不想去,中国游客为... 01 从“说走就走”,到“能不去就不去” 你没看错。根据泰国官方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赴泰旅...
云南沙登箐石窟附近有人攀岩破坏... 7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部分攀岩爱好者在云南沙登箐石窟附近进行攀岩活动,疑似对自然景观造成破坏,“...
观瀑布 享清凉 夏季丰水期,多地瀑布水量充沛,吸引游客赏景纳凉。 ↑2025年7月13日,游客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
整顿景区秩序必须对“乱拉客”零... 近日,“游客在洪崖洞遭陌生女子强拉拍照”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据重庆渝中文旅通报,2025年7月10日,...
青甘七天六晚高端独立团去一次多... 刚从青甘玩了七天六晚回来,这趟高端独立团之旅真是值回票价!青海甘肃的风光简直让人挪不开眼,湛蓝的青海...
俯瞰福州三坊七巷 7月15日,从高楼上俯瞰福州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建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
筑城避暑旅游季启幕,游客:这一... 7月15日,民生路上,避暑游客忍不住贵阳美食的吸引,在街头大快朵颐起来。随着贵阳避暑旅游季的启幕,来...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202... “歌游内蒙古、夏至呼伦贝尔”2025牙克石凤凰山雪夏欢乐季活动,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凤凰山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