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重要回信,让广大艺术家们倍感温暖与激动。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给文艺界代表回信,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在7月14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上,联名写信者之一、曾饰演英雄董存瑞的著名电影艺术家张良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电影界、文艺界很重视,总书记很关心我们,这是我们的幸福”。
张良已是鲐背之年,但是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还在想着能够为广东电影事业做点什么。而感恩奋进,这也是广东广大电影人的共同心声,其他电影人代表在发言中也纷纷表示倍感鼓舞,一定会心无旁骛、扎根生活,拿出精品力作,不负嘱托、不负人民。
务实、奋进、包容、开放是岭南文化的鲜明特征。感恩奋进的广东电影界,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举措,在5月22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广东重磅发布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其中,《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广东影视政策15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作为全国首个涵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的政策,“广东影视政策15条”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完善影视产业体系、资助影视前沿科技应用、鼓励影视推广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合作、支持影视人才引进培养、健全影视拍摄服务体系九个方面提出了15项举措,向市场和广大从业者释放了强烈的利好信号,被业界称赞项项“务实精准”、条条“直击痛点”,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扶持和投入。朋友圈里许多业界人士都直言“广东文化产业的春天来了”。
开放、包容是广东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鲜明特征。7月8日,广东召开了影视产业政策推进落实座谈会(电影类),在联手创作电影精品、合作培养影视人才、共建影视科技高地、探索延展影视IP价值链、在粤采风拍摄支持五大方向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全国电影力量共同打造电影产业新高地。许多头部企业都表示,广东给出了最大的诚意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非常看好广东作为新技术试验场和重要创作基地的前景。
在7月14日的学习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广东全体电影工作者要深刻感悟关爱之深、看待之重、期望之高,感恩奋进,不负嘱托。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扎根生活沃土,书写人民史诗;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坚持崇德尚艺,推动薪火相传。而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创作出真正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有没有笔耕砚田、墨染华章的信心、诚心与恒心。
在这方面老一辈艺术家给广大电影人提供了榜样的力量。张良数十年如一日深入生活、走街串巷潜心创作的故事至今依然打动人心。在6月份举行的张良同志从影70周年座谈会上,他掷地有声地说:“创作上,我不吃别人咬过的馍,我要走我自己的路,用我自己的眼睛亲自看生活。”老一辈艺术家塑造的经典形象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他们从人民大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以个体的喜乐悲欢凸显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广东电影主管部门正在深入实施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欢迎青年电影人将第一部电影放在广东创作,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应该鼓励青年电影人在创作个性、艺术追求上大胆创新, 但是“扎根生活沃土”“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这是要永远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的创作传统。此外,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明德修身、崇德尚艺的精神风貌,更是一生的功课,是源源不绝的财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这样的薪火相传中,广东电影从培土施肥到百花盛开,不会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
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