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风向彻底变了!第一批来华免签的外国人,回国后戒断反应明显
创始人
2025-07-13 21:01:00
0

近一年,中国对54个国家实施了单方面免签政策。

啥概念啊?相当于全世界一半的旅行热门地儿,只要拿着普通护照,就能轻松来华旅游。

今年6月,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四个海湾国家也加入了免签行列。

从今年6月到明年6月的试用期内,这些国家的公民来华旅游、商务、探亲均可享受30天免签待遇。

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来华的免签老外就冲到198.8万人次,比去年翻了两倍还多呢。

但有意思的是,从中国回去后,这些老外却开始“浑身不自在”了。

还别说,这些人的"戒断反应"可真让人哭笑不得......

«——【·便捷生活,让老外直呼 “回不去了”·】——»

好多外国游客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老黄历里,觉得中国可能还比较落后。

结果呢,从他们踏入中国机场的那一刻起,就像刘姥姥大观园,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智能化的服务系统,一下子就把他们对中国的旧认知给刷新了。

别的不说,就讲讲移动支付这一块,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简直无处不在。

外国游客们到了中国才惊掉下巴,原来只要带上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几乎所有的消费。

不管是在街边不起眼的小摊上买个小吃,还是走进高档豪华的商场大肆购物;不管是拦下一辆出租车,还是乘坐地铁公交,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滴”的一声,支付就完成了,那叫一个方便快捷。

这种便捷程度,好多发达国家都还比不上呢。

有个美国游客,回去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各种吐槽,说“回国后最痛苦的事就是买咖啡还要掏信用卡,好麻烦啊”。

在咱们中国待久了,习惯了出门一部手机走天下,回到自己国家,又得重新掏钱包、数零钱、刷信用卡,这感觉就像是从高科技时代一下子穿越回了过去,那种“倒退感”真的会让人特别不适应。

就好像你一直用着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到飞起,突然让你换回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式手机,你肯定也会浑身不自在。

«——【·中国美食,让老外“上头”没商量·】——»

除了便捷的数字化生活,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把外国游客迷得七荤八素,流连忘返。

这里面还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同国家的游客对中国美食有着不一样的偏好,就像开了一场全球美食爱好者的 “中国美食偏好大会”。

韩国游客对火锅店的免费水果那是情有独钟,每次去吃火锅,眼睛都放光,老是问服务员能不能多拿些西瓜。

在他们眼里,吃着火锅,再来点清甜的西瓜,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日本游客呢,则对北京烤鸭爱得深沉。

那精致的片鸭技艺,师傅手起刀落,一片片薄厚均匀的鸭肉就摆在面前,再加上独特的吃法,把鸭肉裹在薄饼里,放上葱丝、黄瓜条,蘸上甜面酱,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日本游客们每次吃都赞不绝口,不停地拍照发朋友圈。

欧洲游客普遍喜欢火锅这种互动性强的用餐方式。

大家围坐在一桌,热气腾腾的火锅在中间翻滚,各种食材在锅里煮得咕嘟咕嘟响。

一边吃着美味的食物,一边和朋友聊天,这种热闹又温馨的氛围太符合他们的社交习惯了。

而一些东南亚游客因为历史上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潮汕菜和云南菜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有个加拿大的美食博主,一开始立下豪言壮志,说要用一年时间吃遍中国美食。

结果呢,五年过去了,他还在四川省内各种探索美味。

四川美食那可是博大精深,光是川菜的口味就有二十四种之多,更别说还有数不清的特色小吃了。

加拿大博主想要“吃完”,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除了美食,对于中东国家的游客来说,中国的治安环境也让他们感到安心。

«——【·安心治安,让老外彻底放下心·】——»

有个伊拉克籍网红就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他在兰州吃拉面的时候,厨师师傅在案板上重重地拍打面条,那“啪啪”的声音特别响亮。

结果他条件反射地一下子就躲到了桌下,等他反应过来,自己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他感慨地说:“在伊拉克,这种突然的大声响可能意味着危险,让人神经紧绷。

但在中国,这只是厨师在制作美食的声音,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场景。”

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也能证明中国的安全指数有多高。

根据盖洛普2020年全球法律和秩序指数,中国的安全指数在全球排名第三。

在中国,深夜独自外出、把手机放在餐桌上离开一会儿、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这些行为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而在很多国家,这些行为可能都需要格外小心,甚至根本不敢这么做。

在中国,人们可以放心地享受生活,不用担心突然冒出来的危险,这种安全感真的会让外国游客们特别羡慕和向往。

«——【·便利带来的 “戒断反应”·】——»

在重重便利的包围下,从没体验过这种生活的外国友人出现 “戒断反应”,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有一位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国朋友分享说,回国后最让他不适应的,就是支付方式的巨大差异。

还有老外吐槽说,在中国,晚上十一二点还能轻松叫到外卖,各种美食应有尽有,想吃啥下单后很快就能送到家。

可回国后,别说深夜了,就是晚上八九点,想要吃点什么都困难,好多店铺都早早关门了,这种巨大的落差感,让他们特别不适应。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外国游客回国后,眼睛就像被“洗”过一样,看自己国家的基础设施,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总忍不住拿来和中国比较。

走在自己国家的地铁站里,他们会嘟囔:“为什么我们的地铁这么破旧,车厢里的设施也这么落后?”

到了机场,又忍不住吐槽:“为什么我们的机场这么小,办理登机手续的流程还这么繁琐?”

第一批享受免签政策的外国游客回国后的 “戒断反应”,说白了,就是中国太有魅力,让他们一下子离不开了。

这不仅说明中国成了大家眼里的 “香饽饽”,也证明了开放政策是真的香,既能让外国朋友了解中国,又能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相关内容

清新桂花鱼勇攀黄山,“南北...
9月9日,清新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新桂花鱼”以一场别开生面的...
2025-09-12 20:01:04
爱上海|独家赏莲攻略!来辰...
素有“水上仙子”美称的睡莲,以一抹抹浮于水面的亮丽色彩,静静书写着...
2025-09-12 20:00:34
33层楼高的 "...
在河南林州的太行大峡谷王相岩景区,有一个摩天筒梯。这座梯子高88米...
2025-09-12 20:00:02
原创 ...
广州这地方又火出圈了!刚迎来2025年,就爆出个“仙气爆棚”的新地...
2025-09-12 19:57:46
组图|一站式游中国 202...
央广网武汉9月12日消息(记者邓子依)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
2025-09-12 19:55:06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
  上午十点半,新疆喀什古城东门广场响起悠扬的十二木卡姆乐曲声,一...
2025-09-12 19:32:10
中检非洲公司与津巴布韦国家...
9月3日,中国中检非洲公司与津巴布韦国家地理空间和航天局正式签署合...
2025-09-12 19:05:39
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9月12日,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国...
2025-09-12 19:04:08
原创 ...
夏秋交替,不只有“贴秋膘”还要“涨知识”“轻养生”,白天找个人少的...
2025-09-12 19:02:29

热门资讯

清新桂花鱼勇攀黄山,“南北双鲜... 9月9日,清新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清新桂花鱼”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登顶黄山”挑战活动,开启了一场跨...
爱上海|独家赏莲攻略!来辰山植... 素有“水上仙子”美称的睡莲,以一抹抹浮于水面的亮丽色彩,静静书写着夏日的浪漫。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辰...
33层楼高的 "麻花... 在河南林州的太行大峡谷王相岩景区,有一个摩天筒梯。这座梯子高88米,相当于33层楼的高度,其直径为3...
原创 广... 广州这地方又火出圈了!刚迎来2025年,就爆出个“仙气爆棚”的新地标——耗时十年重建的“赤松宫”正式...
组图|一站式游中国 2025中... 央广网武汉9月12日消息(记者邓子依)9月12日,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湖北武汉拉开帷幕。...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上午十点半,新疆喀什古城东门广场响起悠扬的十二木卡姆乐曲声,一场隆重的开城仪式迎接八方来客。  ...
中检非洲公司与津巴布韦国家地理... 9月3日,中国中检非洲公司与津巴布韦国家地理空间和航天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是双方在地质科学应...
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 9月12日,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
原创 晋... 夏秋交替,不只有“贴秋膘”还要“涨知识”“轻养生”,白天找个人少的小众景点逛一逛,午后,来点应季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