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文旅成绩单出炉!多元体验与科技赋能助力产业繁荣
创始人
2025-05-07 06:03:30
0

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出行热潮涌动,消费规模显著增长。从交通出行的高峰到各地旅游市场的火爆,从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到科技赋能的智慧旅游,这一系列现象不仅展现了文旅市场的强大活力,也反映出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旅游体验的强烈需求。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消费规模显著增长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结果显示,“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达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这组数据直观地展现出国内文旅市场的繁荣景象,出游人次和消费总额的双增长,意味着消费者对于文旅消费的意愿持续增强,且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图片来源:新华社)

假期期间,纳入监测范围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这表明夜间文旅消费正逐渐成为文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夜间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文旅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出行规模创新高,交通承载压力大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铁路作为大众长途出行的重要方式,在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承担了巨大的运输任务。4月29日至5月4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5%。5月5日,返程客流持续攀升,预计发送旅客2110万人次,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也反映出铁路部门在应对高峰客流时的高效组织与调度能力。

从热门出发和到达城市来看,北京、广州、成都、上海等一线及重点城市间的往返客流最为集中,如北京往返上海、西安往返成都等热门区间,充分显示出这些城市在商务、旅游等方面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城市间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据国铁集团介绍,“五一”前后(4月29日至5月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同比增长6%;铁路上海站预计发送旅客446万人次,同比增长 8.4%。如此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对铁路运输系统的运力、调度、服务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文旅出行需求的强劲增长态势。

(4月30日,旅客在北京西站进站乘车。图片来源:新华社)

各地积极竞争,多举措激发市场活力

五一前夕,各地为吸引游客、争夺旅游市场份额,纷纷出台重磅优惠活动与便民举措。发放消费券成为多地刺激文旅消费的有力手段。河南发放4000万元文旅消费券,涵盖景区门票、酒店住宿等多个领域,旨在直接降低消费者的旅游成本,激发消费热情。四川通过“财政补贴 + 市场联动”的方式,发放各类文旅专项消费券6800余万元,充分调动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力量,形成促进消费的强大合力。黑龙江省计划配套发放政府消费券5000余万元,并围绕消费品以旧换新、百货、商超等领域,推出“以旧换新消费季”“龙江好物展销节”等省级促消费活动,以消费券、电子红包、线下折扣、企业让利等形式组成丰富多样的让利优惠“组合包”,全方位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浙江省在假期累计接待全域游客3114万人次,同比增长13.7%。省文广旅厅精心统筹策划 “十百千万”文旅消费矩阵,整合推出十大特色主题游线,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线路选择;集成百项文旅促消费举措,从各个方面为游客提供优惠与便利;举办千场文旅消费活动,营造浓厚的文旅消费氛围;开展万场群众文艺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多管齐下推动假日旅游消费持续火爆。

(4月30日,旅客在南京火车站下车出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

江苏省通过智慧文旅平台监测发现,5月1日至 5月5日16时,全省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84家博物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江苏在旅游资源整合、市场推广以及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上海在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据统计测算,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为201.1亿元,同比增长10.20%,宾旅馆客房出租率为73%,同比增长6.5个百分点。上海凭借其丰富的都市旅游资源、国际化的消费场景以及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消费,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图片来源:新周刊)

新疆喀什古城在五一假期也迎来旅游高峰,假期首日游客量超过17万人次,5月3日单日游客量突破31万人次,同比增长24.49%,实现旅游收入2.63亿元。喀什古城独特的西域文化魅力、丰富的民俗风情以及不断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成为五一假期文旅消费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玩法丰富多元,体验式消费成主流

(一)

出入境游“双向奔赴”:

品质游、长线游表现优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复苏,缅甸、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菲律宾、俄罗斯、越南、日本等国家成为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占外国游客总数的57.4%。重庆的无人机灯光秀、魁星楼等景点吸引了大批入境游客打卡,以大熊猫等为代表的文创IP产品深受外国游客喜爱,这些都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国际游客的强大吸引力。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同样火热,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澳大利亚、柬埔寨、俄罗斯等成为我国游客主要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免签政策对出境游的推动作用显著,签证便利成为小众海外目的地 “破圈” 的重要因素。热度涨幅最快的小众国家中,免签国家占据六席。例如,仿如 “一千零一夜” 世界的乌兹别克斯坦在今年五一迎来大批国内游客,热度上涨124%;节前不久官宣免签的阿塞拜疆热度环比上涨131%,“阿塞拜疆玩法攻略”“高加索三国串玩路线”等问题成为马蜂窝站内的热门搜索和咨询内容。

二)

五一文旅消费新亮点:演出带动消费增长

“五一” 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预计超百场,观众人数超200万人次,预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20多亿元。除了演唱会,音乐节、漫展等文化活动也成为拉动目的地热度增长的新引擎。上海、成都等地通过 “票根经济” 等模式,将文化演出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消费黏性。例如,上海南京路的泡泡玛特、卡牌龙头旗舰店、百联ZX创趣场等门店在节日期间吸引大量消费者驻足,展示出以潮玩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的巨大潜力,这种悦己消费的兴起反映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多样化文化体验的追求。

(三)

五一文博游火爆:十大热门博物馆盘点

文博场所的热度在近年来持续攀升,今年五一假期也不例外。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晋祠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海昏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进入国内热门博物馆前十。这些博物馆凭借丰富的文物收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不断创新的展览形式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满足了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渴望和对高品质文化体验的追求,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

2025“五一”档电影票房7.44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5日21时,2025 年“五一”档(5月1日—5月5日)票房达7.44亿,影片《水饺皇后》《猎金・游戏》《幽灵公主》暂列前三名。电影作为文化娱乐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五一假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同时也带动了相关餐饮、购物等消费的增长,与文旅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协同效应。

(图片来源:灯塔专业版)

(五)

新玩法层出不穷

从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来看,文旅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携程数据显示,文旅消费 “热力值”持续攀升,国内游热度不减,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41%,国内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成,长线游、自驾游热度高涨,反向旅游趋势凸显。中小城市及乡村凭借差异化体验分流传统热门景区压力,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20%,乡村游增长超40%,贵州荔波、辽宁本溪等“冷门”目的地客流增幅达 50%,年轻游客占比近五成,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漳州南靖土楼、青岛崂山晓望村等未被过度开发的“秘境”。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文旅订单较2023年同期增长30%,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线上交易额较 2023 年激增189%,南京、西安、成都、北京等城市成为热门目的地,县城高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 80%,“奔县游”火热。

(5月4日,游客在西安北站候车。图片来源:新华社)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家庭、亲子游群体占比54.5%,成为主力。中长线游、自驾游热度高,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位列国内热门城市前十。此外,“边旅行边摆摊” 成为Z世代的新生活方式,在杭州武林夜市、济南后备箱市集等地,年轻人售卖纹身贴纸、手作香薰等个性化商品,将旅行与创业相结合,为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登山游的基础上,“陪爬”服务成为现象级消费,泰山“陪爬”订单同比激增200%,从业者提供从基础路线规划到摄影跟拍、体能监测设备租赁,甚至定制登山纪念手账等精细化服务,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情感陪伴和个性化体验的需求。

科技赋能文旅,智慧旅游崭露头角

科技在今年五一假期的文旅消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江苏苏州打造的“君到苏州”一站式智慧文旅线上服务总平台,全面整合苏州景区资源、服务资源、政府信息资源,通过搭建“微信+小程序+App + H5”多元端口,实现产品购买、分时预约、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5月1日至3日,该平台日活用户达60万,累计浏览量超360万次,实现文旅产品销售额541.87万元。平台的全域“AI避高峰”功能能够帮助游客优化行程,有效缓解景区拥堵,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2025年五一假期文旅消费展现出的这些特点和趋势,反映出文旅市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升级,文旅产业需持续创新,在产品供给、服务质量、科技应用等方面不断优化,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新华网、文旅中国等

数据来源于各省市区公开)

相关内容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
2025-11-05 16:31:02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
2025-11-05 15:30:37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
2025-11-05 10:00:53
破界!“黑神话:悟空”重装...
太原古县城,近来因一场展览,迎来了专程奔赴的客流!11月1日,「黑...
2025-11-05 09:31:05
看全运,游广东!湛江14家...
11月3日,在“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向...
2025-11-04 23:01:27
黑龙潭是丽江的宝藏公园,然...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绑架式消费”哦?反正当我得知想要进这个黑龙潭公园...
2025-11-04 21:31:21
故宫西华门银杏爆火!金黄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故宫的角楼,洒在西华门外那几排银杏树上时,整...
2025-11-04 21:01:17
玉渊潭秋日画卷已拉满,这四...
深秋时节,玉渊潭公园内的彩叶树纷纷披上秋装,与碧波荡漾的湖面共同勾...
2025-11-04 16:01:56
苏州园林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
顾文华 王沁苒 图为退思园。 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和...
2025-11-04 09:30:42

热门资讯

悉尼:蓝花楹盛开 悉尼:蓝花楹... 11月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人们在蓝花楹环绕下的海滩边休息。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11月5日,在澳大利...
跟着镜头看江西气象③|为何说来...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在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来大觉(jué)山睡大觉(jiào)...
沿着黄河遇见海|古桑文化、影视... 编者按:由山东省委网信办、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山东黄河河...
破界!“黑神话:悟空”重装上阵... 太原古县城,近来因一场展览,迎来了专程奔赴的客流!11月1日,「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
看全运,游广东!湛江14家景区... 11月3日,在“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向全球正式发出了邀约。该活动于202...
黑龙潭是丽江的宝藏公园,然而外...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绑架式消费”哦?反正当我得知想要进这个黑龙潭公园的外地游客,也必须出示50元的古城...
故宫西华门银杏爆火!金黄瀑布映...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故宫的角楼,洒在西华门外那几排银杏树上时,整片树林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鎏金。11 ...
玉渊潭秋日画卷已拉满,这四个点... 深秋时节,玉渊潭公园内的彩叶树纷纷披上秋装,与碧波荡漾的湖面共同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11月...
苏州园林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 苏... 顾文华 王沁苒 图为退思园。 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和国际交流中心供图 苏州园林在中国园...
安徽池州:晨雾弥漫似仙境 安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晨雾弥漫似仙境。何先发摄11月2日,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晨雾轻盈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