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老百姓过日子,旅行就像开盲盒,保准能遇上点意想不到的事儿,尤其是跟朋友一起出去浪的时候,虽说能唠嗑解闷儿,但要是同行的有异性,住宿这事儿可就成了个烫手山芋。
今儿个咱就敞开了说:异性朋友出去旅游,到底能不能住一间房?我先撂个底儿——这事儿我亲身踩过雷,酸甜苦辣全尝了个遍,听完我的故事您再做决定。
我叫苏晴,今年28岁,干自由职业的。对我来说,旅游可不只是看山看水那么简单,更像是给自个儿的人生开外挂,能见识到不少新鲜事儿。
我这人天生爱交朋友,觉得不同的朋友就跟调色盘上的颜料似的,能把日子涂得五彩斑斓。可万万没想到,有回跟异性朋友出去旅游,就因为住宿问题,给我整出了个深刻教训。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我跟五个异性朋友约好去海边撒欢儿。我们都是认识多年的老铁,平时处得跟亲兄妹似的,压根儿没把性别这事儿当回事儿。规划行程的时候,为了省俩钱,大伙一拍脑袋决定订一间大床房,想着挤一挤也热闹,反正关系铁得能穿一条裤子。当时觉得这主意既省钱又能增进感情,大家伙儿都盼着赶紧出发,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
可等我们到了酒店,推开门一看,得,理想跟现实直接撞了个满怀。房间倒是挺宽敞亮堂,布置得也挺温馨,可正中间那张超大号的床格外扎眼。我们六个人,三男三女,就这么傻站在房间里,大眼瞪小眼,空气里全是尴尬的味儿。作为女生,我心里头直发怵,虽说平时跟他们称兄道弟的,但男女有别啊,住一间房咋想咋不得劲儿。我硬着头皮挤出个笑脸,开玩笑说:“今儿晚上咱可得来场‘六人行’的大戏咯!”可这笑脸上头,全是我藏不住的紧张和不安。
男生们倒是比我们淡定些,很快想出个招儿——轮流上床休息,其他人坐床边聊天打牌。这招虽说简单粗暴,但好歹解了眼前的围。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这场“特别的夜晚”。刚开始那几个小时,大伙按计划轮流休息、唠嗑、玩游戏,气氛慢慢热乎起来,我也跟着放松了点。听着他们讲生活里的乐子和工作上的糟心事,屋里全是笑声,那会儿我还真觉得友情这东西挺暖乎的。
可这平静没维持多久。有天晚上,本来好好的天突然变了脸,乌云压顶,暴雨倾盆,还夹着电闪雷鸣。我们全被这动静惊醒了,恐惧一下子就把整间屋子给填满了。黑暗里,大伙不自觉地往一块儿凑,想从彼此身上找点安全感。可这时候我才发现,跟异性住一间房是真尴尬。我能清楚地听见旁边男生的呼吸声,也能感觉到女生们的紧张,虽说大家都在躲着别碰到对方,但地方就这么大,想躲也躲不开,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别人的存在,那尴尬劲儿简直能把人给淹没了。
暴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夜,我们就在这尴尬和不安里熬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阳光照进房间的时候,我们一个个跟霜打的茄子似的,累得不行。互相看一眼,都明白,昨晚那事儿已经悄悄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旅途中,虽说我们都在拼命维持以前的相处模式,但彼此之间就是多了层说不清楚的隔阂。以前啥都能聊的我们,现在开始有意无意地避开一些敏感话题,相处起来也不像以前那么自在了。曾经的信任和亲密,好像一夜间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相处方式。
旅行结束后,我在家好好琢磨了这事儿。我觉着吧,异性朋友旅游的时候,最好别住一间房。男女有别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就算关系再好,面对异性的时候,心里头多少都会有点小变化。在旅游这种环境下,大家本来就容易敏感,这些小变化就会被放大,好好的轻松氛围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住一间房还容易让感情走偏。旅游的时候,大家互相照顾,再加上特定的环境,很容易产生点不一样的感觉。说不定你就以为自己喜欢上对方了,然后做出冲动的决定。可等旅游结束,回到正常生活,你可能就会发现这只是一时的错觉。但到那时候,友情可能已经被伤着了,想回到从前可就难了。
另外,住一间房还容易让关系变得尴尬。旅游嘛,难免会因为点小事闹别扭,在同一间房里,空间就那么大点,矛盾更容易激化,闹得关系紧张甚至掰了。就算后来和好了,曾经的尴尬也很难完全消除,心里头总会留下点疙瘩,影响以后的相处。
当然啦,我不是说异性朋友就不能一起旅游,或者住一间房就肯定会出问题。我就是觉得,做决定之前,得好好考虑考虑彼此的感受和可能的后果。要是真在乎这段友情,就该尽量别让大家陷入尴尬的境地。
想起那次旅游,我心里头全是遗憾。要是当时我们能冷静点,选个合适的住宿方式,说不定友情就不会受这么大影响。但事儿已经发生了,我也只能接受,慢慢去修复和朋友们的关系。
在后来的旅行中,我订住宿的时候可谨慎多了。要是条件允许,我肯定优先选多人间或者分开住,不想再经历那种尴尬了。同时,我也更珍惜跟朋友们的友情,明白旅游的时候除了玩得开心,还得用心去维护这份感情。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里,真正的友情可是千金不换的宝贝,得好好呵护。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伙提个醒,让咱们在旅游的时候既能玩得痛快,又能处理好各种问题,让友情随着时间越来越牢固。(图文无关,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