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假期,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会同各区、各相关单位,围绕“天津始‘钟’‘响’你”、“海河之夜”和“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着重突出“夏日清新 独爱天津”夏季主题和“粽情天地 嗨啤津夏”端午主题,精心推出140余项文旅活动,持续推进“引客入津”行动,叫响“河海津韵”城市名片。根据联通大数据,假期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709.81万人次,同比增长6.3%;端午假期3天游客花费61.50亿元,同比增长11.6%。人均消费866.43元,同比增长5.0%。据携程数据显示,天津在全国周边游最热门城市位列第七、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八;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9%。实现了文旅贡献值稳中有升、城市热度持续攀升、文旅活跃度不断提升和投诉量下降、负面舆情下降的“三升两降”目标。
统筹调度和一线督导相辅相成
节前,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端午假期安全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文旅部关于端午假期安全生产工作部署;按照文旅部对端午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工作提示,指导热门景区强化工作措施,做好客流高峰应对,防范安全风险。沈蕾部长、张玲副市长分别对假日文旅工作提出要求,假日第一天,张玲副市长带队到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动物园检查。节前和节日期间,市文旅局组成由局领导带队的8个检查组,对16个区和19个局属单位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实地督导检查;持续运转市、区两级指挥体系,发挥“1+2+16+N”的工作联动机制和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联盟作用,坚持每日梳理涉旅投诉情况、每日监测分析舆情走势、每日对各区进行专题调度,及时通报情况,督促责任落实。假期期间,共派出督导检查组134个、督导检查人员643人次,对460家重点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督导检查;随着旅游行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专项整治的全面铺开,旅游投诉在呈明显下降态势。文旅市场总体稳中向好,文旅产品供给充足,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惠民措施务实有效,安全监管保障有力,市场运行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安康祥和的端午节假期。
都市漫游与乡村休闲游相得益彰
“海河之夜”品牌活动精彩上演,以“景区景点”“标志建筑”“景观桥梁”“游船码头”“休闲娱乐”“商业点位”“河景饭店”7大类别为线索,全景展示和发布海河沿岸80个文旅商点位,拉动海河夜经济持续升温。桥见海河·邂逅浪漫——桥边音乐汇端午节专场在天石舫码头广场连演三场,以草原牧歌、国粹芳华、童真童趣为津门夏日注入多元文化活力;每日下午非遗市集同步开启,十余项非遗技艺匠心齐聚,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吸引线下8000人次、线上23.2万人次参与。意大利歌剧《茶花女》以沉浸式演出形式在意风区马可波罗广场惊艳首秀,经典咏叹调萦绕在游客耳畔悠扬回荡。沉浸式演出《日出》再度回归金街大铜钱广场,让观众回味民国时期天津往事与风土人情。古文化街宫前广场的民间花会表演热闹非凡,少儿武术、飞叉、重阁会、舞狮、高跷等“绝活儿”表演酣畅淋漓,带领市民游客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端午乡村田园游亮点满满,举家领略乡野慢生活成为假期优选。宝坻区潮阳生态农业示范区举办首届“手执青秧绘田园”插秧节,让游客在脚踩泥土、手执青秧中体验传统农耕乐趣,在千顷稻田的碧波之畔共绘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宁河区以“浓情端午·粽游宁河”为主题,在板桥镇盆罐庄村推出陶瓷市集,让游客逛市集、淘好物、品美食,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风景秀丽的七里海区域,精心推出垂钓活动,让游客在碧水蓝天间静候鱼跃,共度清凉惬意的假日时光。
非遗体验与“粽情”游园相映成趣
今年端午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时间相近,各区纷纷推出包粽子、挂艾草、点雄黄、结彩绳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以非遗文化体验、汉服妆造体验等为核心的“新中式”旅行备受游客追捧。假日里,海河之上,龙舟竞渡,为市民和游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水上视觉盛宴。津南区举办的“津彩南望 乐享非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京津冀古乐交流展演在天津市时代记忆馆景区盛大开幕,25项非遗项目及3项普查项目集体亮相,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同台展销,让观众通过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西青区杨柳青古镇景区推出“戏悦端午奇幻童话游——杨柳青古镇端午节主题活动”,涵盖年画添福、古典舞蹈、巡游祈福等六大类演艺,融合端午民俗与儿童节氛围,打造“传统与童趣共生”的文化盛宴。武清区南湖·绿博园 2025南湖端午龙舟赛,以“激情竞渡,文化共融”为主题,统筹设置传统龙舟竞速赛事、特色民俗文化体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三大板块,通过 “赛事+文旅”模式,将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深度结合,营造全民参与、健康活力的城市氛围。蓟州区举办“粽情端午.汉韵华章”端午游园会,通过皇帝赐福,传递祥瑞吉兆;趣味投壶、“一举高粽” 等传统游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人雅趣。滨海新区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夜上津门·焰遇航母》夏日音乐舞台焰火秀,并同步开放星光市集、亲子体验区及特色水上项目,游客既可体验夜游航母与主题焰火表演,还能参与军事文化互动项目、特技表演及海滨休闲娱乐。
演艺演出和沉浸展览相辉交映
本市文博场馆、剧场演出持续升温,沉浸式观展观演、互动式看戏看剧精彩不断,让众多观众为一场展演奔赴一座城。全市各文艺院团、演艺机构推出京剧《乌龙院》、《白蛇传》、《大闹天宫含十八罗汉斗悟空》、舞剧《天鹅湖》、曹禺生命三部曲话剧《原野》、全景沉浸互动剧场《大真探赵赶鹅》、沉浸式夜游《潜伏风云》等多元化演出,吸引更年轻人走进剧场。“2025天津音乐节”之《德奥三杰——京彩三重奏音乐会》,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典音乐盛宴。许嵩“呼吸之野”演唱会-天津站、陆虎“像你这样的朋友2.0”巡演-天津站连番登场,现场观众热情高涨。端午期间,全市共举办营业性演出240场次,票房约222.87万元(不含大型演唱会)。馆团联动互动、向新而行,天津交响乐团分别在天津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举办了“古弦新韵·童梦津声”“自然之声 粽情交响”演出活动,让观众乐享津味文化。节日里,我市文博场馆推出《旗装雅韵——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满族服饰展》《六合同春——清代后期花鸟画特展》《星火耀津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天津早期工人运动》《不朽的旗帜——周恩来与党的作风建设》《自然之美——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沉浸式光影艺术展》等展览38项和主题研学活动56个,深受群众喜爱。
线下推广和线上宣传相互赋能
以提升天津城市吸引力、营造热情好客的城市氛围和喜庆热烈的节日气氛为目标,统筹媒体宣传和社会面宣传,借助主流媒体、旅游行业大咖、头部旅行内容创作者、文化名人等,持续宣介我市端午文旅特色活动,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效应。端午节前一天晚,在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举办2025天津夏季和端午假期文旅活动发布会,围绕“水波荡漾”“夏日清凉”“粽情欢唱”“桥边乐章”“赛事激荡”“山野风光”“回味绵长”“文博精藏”八大主题玩法,重点推出100项夏季特色活动;针对端午节,发布了龙舟赛、包粽子、香囊手作等端午民俗活动和啤酒节、音乐节、美食节、文旅商市集等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营造浓郁热烈的节日氛围。据不完全统计,端午假期共发布作品1931篇,浏览量近亿人次,全网粉丝量623万。其中,组织央媒、市媒共发稿187篇;局各类官方平台累计发布作品870篇,全市文旅系统宣传工作矩阵发布作品874篇;开展特色直播活动227场次,直播观看人数150.1万,直播总时长399.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