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6月1日,“津彩南望 乐享非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暨京津冀古乐交流展演在天津市时代记忆馆景区开幕。本次活动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非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天津市剧本创作中心、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天津市津南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本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突出“非遗保护成果展示”“京津冀文化协同”“公众参与互动”三大核心。作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来自三地的8支非遗古乐团队齐聚一堂,涵盖笙管乐、鼓吹乐等传统形式,现场演奏了《大金鳞锁套十番》《柳公烟》《逗鹁鸪》等经典曲目,以欢快昂扬的旋律展现非遗音乐的时代活力。
活动中,津南区24项非遗项目及3项普查项目集体亮相,传统技艺与文创产品同台展销,观众可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参与互动体验。户外广场还上演了高跷、太极拳、空竹等精彩节目,和室内木工坊里的古乐演奏等文化展示相映成趣。
在专题研讨会上,三地文旅部门负责人、相关领导、非遗传承人及专家学者受邀,为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大家指出,三地文化各具特色,通过古乐展演与研讨交流,既能促进资源共享,也能推动非遗保护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创新”。(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通讯员 何鑫洁 景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