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平行会议“中外文旅交流互鉴大会”在成都空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以“深化文旅合作 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强国建设,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共绘美美与共文明画卷。
▲活动现场
主题推介:展现四川文旅多元魅力
大会设置“锦绣天府”与“安逸四川”主题推介、主旨演讲、集中签约、沙龙对话及特色文旅品牌发布等环节。“锦绣天府”推介在四川清音表演中开场,巴中、雅安、绵阳、峨眉山四地代表依次登台:巴中展示了光雾山四季景观与红色旅游资源;雅安推介其作为大熊猫文化、世界茶文化与康养旅游目的地等文旅特色;绵阳以“李白穿越”的创意形式,呈现“青睐绵阳 熊猫有约”品牌形象;峨眉山则通过“峨眉雪芽般若茶会”表演,展现禅茶文化意境。
▲主题推介
“安逸四川”主题推介在金钱板与竹琴的热烈应和中开启。五粮液推介官通过一场穿越时空的情景剧,再现宋代文豪黄庭坚为“姚子雪曲”赋诗的典故,带领观众“云游”五粮液4A级景区;自贡开启了一场关于“盐、龙、灯、食”的奇妙旅程,并邀请游客参加第32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广安通过音乐短剧展示了“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特色旅程;彭州推介官则以四把“金钥匙”解锁“彭派生活”的内核。
▲主题推介
嘉宾分享:共探文旅融合新路径
在主旨演讲环节,多位嘉宾围绕文旅产业生态共生共赢、中外文化共鸣与交流合作、数字IP与文旅融合实践进行了主题分享。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魏鹏举指出,大熊猫作为全球共识的文化符号,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他强调,中国文旅产业正从开放交流走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内容IP、体验消费与演艺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文旅业应走向更注重文化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非依赖门票收入。大熊猫所承载的文化影响力,也将推动更多国际合作与共享。
▲沙龙对话
欧盟亚洲中心董事会高级顾问、中国宫殿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项目总负责人黛安·亨内伯特男爵夫人表示,大熊猫保护连接着自然与全球共同关切。她回顾了丝绸之路上中欧千年来的科技文化交流,并透露布鲁塞尔近郊的“中式宫殿”修复计划,希望将其打造为中欧文化与旅游对话的新平台。
此外,腾讯互娱天美市场中心负责人景大源分享了数字IP与文旅融合实践,探讨“王者荣耀”为城市文旅注入新活力的路径。
在沙龙对话环节,围绕“全球视野下的文旅新消费:跨界合作、科技赋能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活动嘉宾展开深度对话,他们从产业实践、科技创新、跨界融合等多个维度,共同探讨文旅新消费的发展路径。
合作签约:发布多项文旅计划与成果
会上,熊猫家园全球伙伴·文创产业共创战略计划、峨眉山品牌全球推广计划、光雾山文旅品牌推广计划、熊猫家园文创卡牌授权合作计划集中签约,《一片红叶带动百万民生》智库报告发布。
大会现场还发布了“文旅+百业”特色品牌,展现“文旅+百业”释放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前景。绵阳市勾勒出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和谐图景,推动熊猫IP与非遗、自然教育深度融合;成都市青羊区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为契机,聚焦蜀锦织造技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索非遗保护传承“青羊范式”;天府菜油以“花海经济+农耕研学”“科技种植+节庆引流”等模式推动农文旅互动;成都市新津区以“古文明+新乡村”的融合模式,构建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多产互融的文旅融合产品体系;广安华蓥山以熊猫保护为核心,打造大熊猫苑并成功引入“林溪”“一家”等明星熊猫,打造“免费开放+沉浸体验+研学实践”模式。
▲集中签约仪式
据悉,近年来,四川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全力推动四川文化旅游更显国际范、更有中国味、更具巴蜀韵。2024年,四川国内游客接待量11.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76万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