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现在正是秋冬交替,万山着彩衣之时。我们几位退休老友合计,在一半秋光,一半冬韵季节,出去看看大自然秀丽风光。大家各自选择一个地方,有的说去秦岭,有的说去四川,有的说去河南。由于祖国美丽的风景太多了难以抉择,最后我们选择到秦巴深处,中国国心“鸡心岭”一游。
下午从十堰出发,沿十巫高速前行。这个季节真是让人陶醉,沿途风景秀丽,山峦被秋色浸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绿的如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板。每到一个服务区,我们都会停下来仔细欣赏一番。
一位老友说:我生长在农村大山里,从小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但我没有觉得这是美丽风景。不仅我是这么想的,其他人也是这么我想。当年为了生存而奔波,没有心思欣赏眼皮底下的景色。如今党的政策好,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才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我们行程三百多公里,来到陕西省镇坪县“国心大酒店”,看到这酒店名字,觉得很大气,很温馨,更有文化底蕴。晚上我们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腊肉,竹笋,洋芋粑粑。
第二天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终于见到了“鸡心岭”,这是自然国心,位于陕西省镇坪县,湖北省竹溪县,重庆市巫溪县三地交界处,也是中国昂首雄鸡的心脏位置。站在“鸡心岭”,一脚踏三省,你仿佛触摸到了中国版头那颗跳动的心脏。这不仅是地理的交汇处,更是山河气脉的凝聚之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不知道“鸡心岭”所在的位置,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来过“鸡心岭”。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这里,由于季节的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随着陕西镇坪到巫溪的高速公路开通,曾经必经之路的“鸡心岭”,没有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
立于山巅远眺,云山如涛,奔涌起伏。踏岭而行,风裹着三省的气息而来。既有陕南的温润,又有渝东北的醇厚,更有鄂西北的清冽。踏着蜿蜒曲折的台阶,两旁葱郁的林木,枝叶交错如伞,遮蔽了阳光,只漏下细碎的光彩。山间的野花散发着清香,鸟儿在空中盘旋,头顶上的云雾被风吹的左右摇摇。到达岭顶,一座石碑清晰地刻着三省名称。一脚跨台,便踏遍三省领域。这种奇妙的体验,让人心生感慨。
登高远眺,群山连绵不绝,云雾缭绕间,分不清哪里是陕南的峰?哪里是鄂西北的岭?哪里是渝东北的峦?唯有这片山岭,如心脏般居中,将三省的山河紧紧相连。那一刻忽然懂得“鸡心岭”之名的深意,这不仅是地理上的交界点,也是山河相依的见证,更是三省人民情谊的纽带。
“鸡心岭”,它是山河的坐标,是大地的图腾,更是我们心底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放眼望去,云海翻腾,一眼望不到山下在何处。陡峭山峰,悬崖绝壁,看的有些发晕,也许只有鸟儿才能飞过。但我的父亲,解放前曾经多次到四川巫溪大宁盐厂挑盐,这里是巫溪途径湖北鄂西北的必经之路。在我懂事的时候,父亲给我讲过这段苦命经历。当我看到1800多米的高山,心在颤抖。别说是身挑重担,就是徒步从这里经过,也是很难想象。
有人说,这是一条挂在悬崖上的栈道,脚下是万丈深渊。挑盐人是用血汗铺就的生死考验,每一步都浸满艰辛。有人形容这是透支生命的苦僧行,是用汗水书写的生存史诗。不知有多少人因疾病、山体滑坡、洪涝灾害及土匪,死在挑盐的路上。
朋友听了我的介绍,显得十分惊讶。当年这哪有路可走,我们的老一辈为了生活,吃尽了苦头。别说是走,看到都可怕。如今四通八达,车水马龙,彻底告别了肩挑背驼的历史。但古盐道的痕迹还在,历史的记忆时常在文学作品里出现。
“鸡心岭”离重庆巫溪只有几十公里,我们沿着山路往巫溪方向行驶,大家感慨万千,你一言我一语。谈“鸡心岭”,聊历史变迁,话祖国自然风光,议三省风土人情。下山的路真长,回首望去,“鸡心岭”已隐入云雾。到中国.国心之地,不只是为了打卡一个地标,更是为了在行走中,重新感知中国大地的温度与脉搏。一路红叶,一路景,满山带着成熟的韵味,带着岁月的沉淀,让人沉醉其中。
2025.11.7十堰
☆ 本文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