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李婉清)11月12日报道 11月12日,成都首个秋假开启,成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及景区迎来客流高峰。红星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在文化场馆与自然景区中开启丰富多彩的假期体验。
文博场馆:知性探索的第一课堂
下午三点,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内充满了欢声笑语。工作人员李丝雨表示,今日人流量已与周末、节假日相当。“秋假首日人流增长非常明显,研学团队和散客都比平时显著增加。”为丰富假期体验,博物馆还推出了“一日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每日都有新收获。首日主题活动《䗴有道理:古生物的命名法则》颇受孩子们的欢迎。三年级学生张同学兴奋地说道,“我今天认识了特别多古生物、化石和矿石,还学习了解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事迹,收获满满!”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跟着书本去旅行”。秋假第一天,杜甫草堂客流量较平时同期有明显增加。工作人员表示,今日来馆参观的小学生和研学团队较多。
还有一部分孩子选择走进图书馆,在书香中度过假期。四川省图书馆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6时,进馆人次达6037,约为昨日同期的两倍。为配合秋假,青少年阅览中心也提前开放。四川科技馆8000张预约门票同样全部约满,反映出公众高涨的科普热情。
西村大院则聚焦双职工家庭及忙碌家长的假期看护需求,以“体育+教育+公益”深度融合模式打造亲子托管主阵地,联合全纳研学、龙新教育定制多时段全天托管服务,同步推出跳蚤市集、多类试听体验课及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活动,既保障专业课业辅导,又满足孩子运动与学习双重需求,目前已有百余人报名研学活动,市民张先生感慨:“这里托管专业又贴心,孩子能学能玩,我们也更加安心。”
旅游市场:错峰出游带动“秋假经济”
秋假有效激发了“错峰出游”需求,为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成都中青旅以“秋假奇遇记 我在成都趣研学”为主要内容,推出四大主题研学活动。其中,“望江梦华·薛涛吟”传统文化套票迅速售罄,多条省内赏秋线路咨询火爆。参加成都中青旅“金秋九寨沟+黄龙动车3日游”的游客刘女士表示:“秋假能让孩子有机会放松,也创造了错峰旅游的机会,我们选择带孩子去九寨沟欣赏秋季美景,孩子特别期待能看到彩林和雪山。希望春秋假制度未来能继续完善,让更多家庭受益。”
秋假首日,西岭雪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其中参与徒步活动的游客达上千人,总客流量较平日增幅超3倍。“亲子家庭在客流中占比显著提升。”据工作人员介绍,景区内酒店也出现了“一房难求”,显示秋假旅游正从“一日游”向“过夜游”延伸,有效带动整体消费能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