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以“川流不息 好事成双”为主题的空港文旅区“百业同行从这里出发”推介活动在成都双流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向赋能,突出“空港引流、场景转流、产业固流”,以沉浸式体验双流多元文旅新场景,实地感受“智造航空港、幸福公园城”城市魅力,以“文化展示彰显底蕴、主题分享碰撞思想、项目签约落地成果、百业联盟凝聚合力”搭建“体验—交流—合作”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双流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沉浸式体验之旅(双流区委宣传部供图)
首日体验:品味“快慢皆宜”的双流韵味
11月11日下午,国际友人、媒体代表、行业大咖共100余人,分三条主题线路,走进双流历史文化、非遗文创、产业融合等多元场景,开启沉浸式体验之旅,感受双流文旅的多元魅力。
在广都博物馆,国际友人代表在非遗舞龙迎宾中感受古蜀文明的厚重;在彭镇老街,百年观音阁老茶馆的川剧变脸与钢琴演奏跨界演绎,让传统与现代“双向融合”,让嘉宾们感受到双流民俗文化的“国际表达”;在海蒂的花园,媒体代表见证了“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园艺经济新模式;行业大咖则深入天味食品智能化工厂,探访“川味”背后的产业链实力。
“双流不仅有空港的‘快’,更有文化的‘慢’与产业的‘实’”,参与体验的嘉宾表示,“这种多元融合的文旅生态令人印象深刻。”
当晚,所有嘉宾齐聚空港国际会议中心,在绚丽的火龙灯舞表演中,感受双流夜晚的热情与活力。
次日推介:见证“百业同行”的融合盛景
11月12日上午,推介活动在空港国际会议中心正式举行。开场舞蹈《溯古融今舞韵双流》以艺术形式呈现双流从古蜀文明迈向现代文旅的变迁历程。
双流区文广体旅局局长唐晓玎以“市民故事+文旅代言”双视角推介空港文旅区:“我们从‘一座机场、四个镇、N个场景’出发,双流正以‘川流不息’的开放姿态,迎接‘好事成双’的发展机遇,推动文旅从‘独奏’走向‘交响’。”
蜀锦非遗传承人胡光俊带来穿越千年的丝路故事。在介绍“联珠对龙纹绫”蜀锦时,胡光俊表示,“它展示了千年前的蜀锦织造技艺,也是唐代双流地区织锦业兴盛发达的见证。”
据了解,即将开园的蜀锦文创园,将坚守传统技艺并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设计,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双流的魅力,源于三千年的历史底蕴,更在于当代“守正创新”的蓬勃活力。广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以“源、通、融、信、枢”为脉络,系统梳理了从远古人类遗迹到蜀锦、交子所见证的商贸繁荣历史,生动解读了双流作为古今枢纽的融合与发展之路,为“何以广都”提供了深刻的当代解读。
项目签约:产业落地,文旅赋能实体经济
在本次推介会签约环节,空港文旅区集中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深入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双流区与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签署投资协议,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推动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空港兴城集团与海蒂的花园旗下企业、成都丰竺农业签署兴海花卉产业园运营协议,共建千亩花海产业地标;该区文广体旅局与四川大学体育学院、传承体育赛事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培育赛事IP与体育人才。
“我们选择双流,看中的不仅是空港枢纽的流量优势,更是这里‘抓大不放小’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德康农牧曾民表示,“文旅+农业的融合模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此次签约项目涵盖农业、花卉、体育等多领域,是双流区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文旅资源“串珠成链”的重要举措,为空港文旅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联盟启动:百业携手,共建双流未来
此次活动中,“百业同行联盟”正式启动,联合首批100家企业发出“诚信经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承诺,推进双流“百业赋能、全域融合”。
海蒂的花园创始人邱亚敏(海妈)作为商家代表,分享了从3万元创业到年销过亿的励志故事:“从电脑城的小店,到三圣乡的花市,再到双流的总部基地,我们即将建成占地1038亩的总部基地,这不仅是企业的归宿,更是行业的希望。”
“我们要让‘智造航空港’的产业优势与‘幸福公园城’的生活品质相得益彰,让‘川流不息’的空港枢纽与‘好事成双’的文旅盛宴交相辉映。”双流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苏巍在总结致辞中表示,“空港文旅区将坚持‘1+4+N’发展布局,以机场为核心引擎,赋能彭镇、黄水、永安、黄龙溪四大片区,联动全区N个核心资源,加快推动蜀锦文创园、兴海花卉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力争到2025年实现游客总量2800万人次、旅游收入220亿元,到2027年建成5个国家AAAA级景区,培育一批龙头文旅企业。”
从蜀锦的千年丝线到足球的绿茵激情,从老茶馆的袅袅炊烟到空港花田的飞机掠影,双流正以“川流不息”的开放胸襟,收获“好事成双”的发展硕果。在“百业同行”的澎湃浪潮中,这座“智造航空港、幸福公园城”正在谱写文旅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市民游客都能感受到“触目可见的美丽、无微不至的服务、触手可及的温暖”。(来源:双流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