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走进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古街,几只鲤鱼追随着一只龙鱼沿墙而上,龙首昂扬,鱼身翩然。它们“游弋”于斑驳的砖墙之上,成为游客们最新奇的合影点。
“这个龙鱼墙太震撼了。”来自福州的摄影爱好者陈翰玉调整着镜头,“尤其是阳光照射时,橙黄色的龙鱼与青砖形成鲜明对比,特别出片。”
龙鱼墙下,“龙鱼工坊”的龙鱼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彭子逑正与往来的游客讲述龙鱼的故事。“每天都有游客来拍照。”他笑着说,“特别是周末,孩子们围着龙鱼灯转个不停,热闹多了。”
“龙鱼戏”是五夫镇的传统民间文化表演活动,龙鱼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也称“鱼化龙”。它是民间流传的吉祥物,寓意学子只要一心向学,就可脱胎换骨,从一条普通的鱼变成天之骄子、人中龙凤。在古街的一些古建筑中还能寻到“龙鱼”的印记。
业态升级,青春流量直达
修葺一新的古街,在簇簇花卉的点缀下,更显古朴雅致
今年,完成业态升级的兴贤古街,以非遗龙鱼灯、岩彩画、植物印染、朱子文创拓印等多元体验,让外表古朴的五夫镇,骨子里透出令人惊喜的潮流气息。
“妈妈,我要拓印这个‘孝’字!”在朱子文创体验馆里,七岁的小游客婷婷正踮着脚,专注地看着师傅演示拓印技艺。她的母亲王女士告诉记者:“没想到古街这么有意思,孩子既能玩又能学。”
游客在文创店挑选朱子文创产品
“过去古街比较单调,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在古街经营20余年杂货铺的秀珠阿婆,手上包着当地特产莲子,笑呵呵地看着往来人群,“你看,现在街上游客多多了。”
为方便学子深入体验朱子文化,五夫镇近期开通了从武夷学院至五夫镇的直达公交线路,学生可免费乘坐。这一惠民举措不仅降低了出行成本,更将高校资源与古镇文化紧密联结,吸引大量年轻客流走进五夫,感受“朱子故里”的独特魅力。
上午十点,古街渐渐热闹起来。在“贤来一沽”茶饮店前,已有游客排队买奶茶。主理人殷清华是江西人,被兴贤古街淳朴的民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染商业喧嚣的宁静氛围所吸引,决定在此落脚创业。“这里没有过度开发的痕迹,保留着生活本真的样子,让人能沉下心来做好每一杯茶、传递每一份温暖。”她说道。
古街小店
店内推出的“五夫莲子奶茶”“朱子家茶”等特色饮品,巧妙结合本地白莲与优质茶底,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注入现代茶饮美学,成为游客打卡拍照、品味古镇的味觉名片。
除了茶饮,殷清华还开辟了手工体验区,让游客在等待饮品的同时,可以参与制作手工包、扭扭棒等文创小物,将“喝一杯茶”延伸为“体验一段文化”。来自武夷学院的大学生小陈和同伴举着印有“五夫”字样的特色茶饮满意地表示:“这里不仅茶香,体验也丰富,是古街里一个让人愿意停下来感受生活的地方。”
游客在店铺门口拍照打卡
体验拉满,古镇玩出花样
作为朱子理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五夫镇拥有30多处朱子文化遗迹,而兴贤古街正是这些历史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兴贤古街焕发新生的核心逻辑。
兴贤古街入口
“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古街‘呼吸’。”五夫镇党委宣传委员王美玲指着今年修复完成的古建筑说。今年,当地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同时巧妙地将现代元素融入古街肌理:贤来一沽、孝廉文化馆等十余处鲜花打卡点与三处龙鱼打卡点相映成趣,既保留了古韵,又增添了生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邮五夫”邮政文创店门口,巨大的邮箱前围满了集章打卡的年轻人。店内,以朱子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朱子冰箱贴、笔筒、集章本等各具特色。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正在盖纪念章:“我已经收集了十多个五夫特色的印章,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互动结合的方式特别好。”
在“莲肆”文创店里,来自浙江的游客张先生正挑选伴手礼:“这些把白莲和文创结合的产品很有特色,准备带些回去送朋友。”
游客在古街角落拍照
沿古街漫步,业态愈发丰富:“莲肆”展售白莲与文创产品,“贤来一沽”提供新式茶饮。“龙鱼工坊”可定制龙鱼、体验岩彩画手作,三茶集团五夫体验店则带来新式茶饮与莲子冰糕。这些店铺通过打卡动线有机串联,形成独具特色的消费体验环线。
“立足朱子文脉,我们创新一系列朱子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增设以开笔礼、成人礼、敬师礼等朱子礼仪为内容的实景体验环节。”五夫里朱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姜立煌介绍,今年以来,五夫镇已累计接待各类研学团队近1.5万人次。
游客游览古街
随着夜幕降临,古街迎来了另一番景象。灯笼渐次亮起,在夜色中勾勒出古建筑的轮廓。新建成的一批各有特色的民宿,也为游客提供了驻足停留的安心处。
“白天看古街的历史,晚上感受古街的韵味。”带着家人前来游玩的赵先生说,“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孩子玩了不想走,我们大人也找到了久违的宁静。”
如今的兴贤古街,居民依然坐在巷子石条凳上喝茶聊天,孩童在巷弄间追逐嬉戏,而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与这些日常场景和谐相融,共同构成一幅“古今交融、主客共享”的和美画卷。
来源:闽北日报(林李冰 钟倩 文/摄)
编辑:张彬倩
校验:叶道强
审核: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