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记者11月5日从朝阳区水务局获悉,北京首条贯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旅游航线——坝河颐堤港湾到温榆河段航线,4处双向船闸已进入试航阶段。预计明年这一航线将正式投运,届时游船可从颐缇港码头直达通州副中心。此外,坝河21公里滨水慢行系统也已全线贯通。
中午12点左右,在朝阳区坝河口蓄滞洪区,岸边的树林已是层林尽染,水面偶有白鹅成群游弋,不时有市民沿水岸骑行,也有些在林间木桌椅旁休憩。市民们说:
朝阳区坝河口蓄滞洪区/记者拍摄
市民:我们住在坝河边上,特别好,我们刚才都惊叹说都想带家里人来,因为它水非常多,很多景就会特别特别美,空气也好,我们刚才从那个坡上骑下去的时候就觉得像原始森林。
市民:这条路是我们前两天出来骑行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今天是第二次来这边,我们骑过来10多公里,沿途看着这秋景特别开心,林子特别多,白桦林白色的树干加上(银杏)金色的叶子特别美,另外就是它这个水特别棒,沿路我们骑过来,树的倒影特别美,很有意境。
朝阳区坝河口蓄滞洪区岸边骑行道/记者拍摄
作为北京首条贯通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旅游航线,坝河颐堤港湾到温榆河段15公里航线已具备游船的通航条件,驼房营、北岗子、东坝、金盏4处双向船闸已进入试航阶段。未来通航后,游船将从颐堤港湾码头启航,沿途穿越将台、酒仙桥、东坝、金盏等核心组团,最终抵达通州副中心。家住东坝的市民谢女士对这条航线非常期待。“前两天正好有一艘船,好像是工作人员正在试运行,我们正好看到了,就在家附近,特别期待这条航线能开通,我们可以乘着船从颐堤港一直到通州,作为一趟小的旅行。”
坝河颐堤港湾到温榆河段航线已具备游船通航条件/朝阳区供图
北京市朝阳区水务局建设管理科科长马海涛介绍,目前坝河滨水空间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及蓄洪区建设等多项工作正全面提速。坝河两岸分布着25个公园绿地,无缝衔接,沿线串联了25个产业园区,以及11个商圈,太古坊商圈和朗园Station等,可以说,朝阳区人口密集区最多的区域和最为繁华的区域沿河布置。未来,这条航道也将成为首条北京市连接东五城的航线,带动区域的经济和东五城的融合,以及朝阳区作为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区的发展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线两岸层林尽染/记者拍摄
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坝河,起点连接北护城河,流经太阳宫、金盏、东坝等乡,汇入温榆河,全长21.7公里,是朝阳区重要的景观和防洪河道。目前,坝河两岸21公里滨水慢行系统已实现贯通,形成“步道+骑行道”的复合型交通网络,13座跨河桥完成桥下联通,沿线打造了“四季有景”的景观廊道。
马海涛说,力争“十五五”期间实现两岸43.4公里慢行系统全线贯通。他们将滨水空间治理与花园城市紧密结合,打造了丁香花溪、樱桃花溪、海棠花溪等各种特色的花溪水岸。坝河整个治理段已经呈现出水网、绿网和路网三网融合立体的交通完善的慢行系统,纵向打通桥区的桥下断点,横向与周边沿线的公园、绿地、小区与商圈互联互通,形成15分钟的生活圈,为市民便捷到达滨水空间,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慢行路连接体系。坝河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防洪通道,坝河口蓄滞洪区整体蓄滞洪量达到了338万立方米,结合平急两用设施建设,推动蓄滞洪区平时作为游人休憩娱乐的场所,及时用于消减洪峰蓄滞洪水,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消费于一体的多元生态城市绿肺。
坝河两岸21公里滨水慢行系统已实现贯通/朝阳区供图
转发期待
快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编辑朱艳婷,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车水
来源:北京交通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