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如果人类破坏了这种平衡,不仅自然界最终会反映出它的后果,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也制定了保护自然平衡的法律。违反这些规则的人最终会受到惩罚。
有这样一位中国大妈,她在商场中迷失了方向,受利益的诱惑,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杨凤兰的早年生活 这位中国大妈叫杨凤兰,她出生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年。她的家庭条件对于当时的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算是比较优越的。父母对她充满了期望,从小就为她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她的成绩也一直很出色。 十几岁时,正值我国的上山下乡运动,杨凤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她在青春年华时,满怀热情和理想,来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杨凤兰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女孩,那时候,她是大家眼中阳光、讨人喜欢的女青年。 那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新中国还处在建设的初期,国际地位正在慢慢上升,但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相处得非常友好。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号召青年志愿者援助非洲,担任翻译等工作。 杨凤兰因年纪较轻且才华出众,被选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斯瓦西里语。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大学生是稀缺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六十年代的中国,能进入大学深造,杨凤兰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学成毕业后,中国与坦桑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开始进行一系列合作。为了建设坦赞铁路,中国需要大量翻译人员来帮助当地人沟通。因此,国家再次发出招募翻译人才的号召,杨凤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个机会对她来说,意味着为祖国贡献力量,她怎么能错过呢? 在一轮严格的选拔中,杨凤兰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脱颖而出,成功成为前往坦桑尼亚的翻译官。1970年代,她跟随工程队员一同前往坦桑尼亚,开始了五年的工作。 在这五年中,杨凤兰不仅以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还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力,推动了中方与坦方的顺利合作。正是她的努力,使得坦赞铁路项目顺利完成。 再次赴坦桑尼亚 随着坦赞铁路的完工,中方工作人员回国后,杨凤兰也被分配到北京生产服务局外经处工作。凭借之前丰富的国际经验,她负责外贸相关业务,这份工作可以说是“铁饭碗”,即使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也是一份极为稳定的工作,何况在八九十年代。 杨凤兰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二十年。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许多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的杨凤兰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在创业、做生意,尤其是在沿海城市的商贸活动非常繁荣。她也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决定再次前往坦桑尼亚寻找商机。她此行不再是为了为国效力,而是想借着商机在异国快速致富。 在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杨凤兰对当地市场进行了考察,决定从餐饮行业入手。她发现,尽管当地已有不少中餐馆,但火锅这一中式美食却非常少见。看着坦桑尼亚人对中餐的热爱,杨凤兰决定开设一家火锅店。 她经过一番筹备,终于在当地开了一家火锅店。因为坦桑尼亚境内火锅店非常稀缺,她的店一开业就吸引了大量顾客,生意也逐渐火爆,经过几年的发展,她的火锅店越来越大,生意红火。 然而,尽管店面生意繁荣,由于当地经济较为落后,杨凤兰的盈利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多。她的收入远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心里有些不满。 走上了不归路 虽然火锅店的生意看起来红火,但杨凤兰并没有赚到她理想中的财富。于是,她把眼光投向了非法的道路。她通过多年的商场经验,在坦桑尼亚逐渐建立起了自己在当地的威望。 她接触到了一条利润极高的非法走私象牙的生意,并很快成为了象牙走私团伙的中间人。随着这个非法生意的开展,杨凤兰逐步尝到了赚钱的滋味,她开始不再关注法律的约束,只关心如何赚钱。 通过她的渠道,象牙不仅在坦桑尼亚国内流通,还被出口到国外,赚取了巨额利润。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杨凤兰共走私了860块象牙,总价值超过了654万美元! 然而,不法行为最终会受到惩罚。2019年2月19日,杨凤兰因走私象牙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并被罚款1300万美元。 这一事件警示我们,珍爱自然,保护生命,远离不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