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三线军工厂的旅程依旧在继续,从贵州的都匀,来到了贵州的遵义!在贵州遵义高平附近的大山中,悬崖的绝壁之上,有一个废弃的军械库,23个洞穴19间库房,相当的震撼,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访一下!

这座崖壁上的军械库,叫作排子洞抗战军械库旧址,看名字就知道它的历史还是很久的,这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了,1938年,为了配合抗日战争的需要,也是为了防止日军的空袭轰炸,特意选在这一片连绵的群山之中的崖壁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崖壁上开凿出这样一座大型的山洞,用于存放军械武器!

确实,这样的环境下,日军的飞机的确是很难发现,而且就算是发现了,这种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山洞,也是无法轰炸的,相对来说非常安全!

这座军械库,在抗日战争中还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贵州遵义的文物,成为人们前来打卡参观的文物景观了!

抗战胜利后,时间来到了1965年,国家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而这个地方,因为其独特的地形和环境,成为了一座现成的三线兵工厂的成产车间,主要生产国产雷达探测器!那个时候人来车往,热闹异常!

作为曾经的军械库,在抗战时期,这里主要储存小炮,请重机枪,手榴弹等,这里有一条配套的公路,直达遵义绥阳,可以将这里储存的武器源源不绝的送往各个抗战战场!

我们走进山洞,发现里面非常清凉,一条狭长的山洞,串联起19个山洞,每个洞大约宽高都在五六米的样子,每个山洞都有一个编号,从头到尾依次排列!头顶上的岩石突兀这闪现着微光!

三线建设时期,这里改建为5707厂,成产飞机机载雷达,而时间到了1978年,随着三线厂的逐步退出了舞台,越来越多的三线厂日趋艰难,最终倒在了那些砥砺前行的人眼中!

洞穴里,阴凉的山风裹挟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洞内空间开阔,石壁上的凿痕清晰可见,仿佛能听见当年施工的叮当声。如今上面还有不少的涂鸦,想必是前来这里游览的朋友留下的到此一游吧!

触摸着粗糙的岩壁,我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工人日夜不息,将物资秘密运往抗日前线;洞外是敌机的轰鸣,洞内是沉默的坚守。每一间库房都像一位沉默的卫士,守护着民族存亡的希望。

如今,洞外杂草丛生,洞内也算得上是一片混乱,但那段历史仍刻在每一块岩石上。站在洞口远眺,山峦起伏如海,我忽然明白:这里不仅是军械库,更是一代人的精神丰碑——在绝境中开凿的勇气,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离开时,夕阳为洞穴镀上一层金边。排子洞的故事,是遵义乃至全中国抗战记忆的缩影。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样一处地方怎么样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带着瓶盖儿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