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电波与图文间织就海派乡村的魅力新画卷。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推出 《海派乡村新图景》系列融媒专题报道,跟随推荐官探访沪郊的好风物与好去处,听村书记讲述乡村振兴的初心故事,领略魔都农科人以大地为纸、以实践为笔的智慧耕耘。
今年的国庆节假期,位于闵行区浦锦街道的种动员亲子农场,迎来了一波撒欢郊野的客流小高峰。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蔬菜采摘这类传统农业项目,还能露营,烧烤,喂小羊、兔子等萌宠,带娃的亲子家庭还可以体验吊桥版的勇敢者之路、沙坑滑滑梯、卡丁车等项目,让市民游客真正享受郊野田园之欢。
从中环转虹梅路高架,下来拐个弯就到了种动员农场,交通的便利性,使得种动员成为离城市较近的一处亲子农场。农场起步于2013年,当时几位合伙人在浦锦街道流转了200亩土地种植蔬菜,但随着国内外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的成功,他们感受到“除了一产种植,农业还有更多可能”。于是,种动员亲子农场应运而生,农场业务从纯农业转向覆盖亲子旅游、农家餐饮、劳动研学、自然教育等农文旅项目,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除了芦胜村和浦江村的两处,还流转了近浦村的土地,总经营面积达到约500亩。
离城市不远,种动员农场,能给市民带来怎样的田园体验?
“主打亲子研学、体验采摘、自然课程。”负责运营种动员农场的上海浦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嵘介绍道,为了提供更好的体验,农场对几个村基地进行了功能分区,除了种植区域,还设计了农事体验区、有机农业科普区等,以及游客接待、田头超市、少儿娱乐区等辅助区域。2020年时,“种动员”已经是闵行辖区内知名的亲子农场。
而农场内私人订制承包一块地的服务,一度让农场成为闵行亩产种植收益最高的农场。“我们的蔬菜订单采用会员配送制,一年费用约7000元,配送频次在55次左右。”杨嵘表示,这笔费用,涵盖了全年高标准的田间管理,以及蔬菜配送服务,农场的十余种蔬菜也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除此之外,农场还提供“一亩田”认领项目,市民可以认领不同规格的土地面积,农场会提供应季种植的种子,市民自己耕作、收获,随时可以来现场体验“农场主”的快乐。
2023年,银都路隧道的建设,让种动员农场一部分的产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但种动员自然课堂、亲子研学的版块依旧在壮大。依托滨江涵养林,种动员积极开发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等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体验课程,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中闵行分校深度合作,为学生群体提供社会实践、春秋游、主题课程等服务,2023—2024学年累计服务1.5万人次。围绕二十四节气,种动员还开发了许多活动,每年为浦锦街道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和农业体验类服务,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
2025年6月,经过项目改造后的“种动员”农场再次焕新出发。走在崭新的农场里,一条宽阔的改道后的河道,将农场隔成了两块,“这边是种植区,另一边是露营烧烤、亲子活动区域。”杨嵘表示,他们在建设的同时,还在根据市场风向不断改进业务,“卡丁车的跑道,下阶段要改,不能让孩子全年都来开一样的跑道;小龙虾垂钓业务,最好也能覆盖到这条河道。”而种动员目前还在和高校接洽,探讨是否能在政策、设施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引入蚁穴观察等自然课程。而周边的上房梦花源、浦江郊野公园等点位,也增加了种动员农场周边的丰富性,留住了更多游客。
此外,为了满足学校学生、亲子家庭、游客的餐饮需求,今年5月8日,种动员在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及浦锦街道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拿到了闵行第一张农村地区违建存量保存建筑用于商业经营的许可证。浦江村一处1300平方米的办公厂房重新启用,作为“种动员”的餐饮配套,“这是盘活村集体资产的一次探索。”浦江村党总支书记庞伟荣表示,这块配套设施原先是租给企业作为厂房使用,如今和种动员合作后,收益翻了一番,可谓是双赢。而这张证照的成功申领,也将为其他村盘活存量保存建筑,提供一条有效的新路径。
文:贺梦娇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