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做法简直离谱!Marineland乐园关门大吉,政府竟然拒绝为园内的30头白鲸提供资金援助。更让人气愤的是,中国珠海的长隆海洋王国愿意接手这些白鲸,但加拿大政府依旧拒绝,且还辩称“怕白鲸受苦”。无奈之下,乐园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得不到资金援助或者出口许可,30头白鲸就会被集体安乐死。
一边标榜自己在保护动物,另一边却拒绝救助,实在让人看不下去。加拿大政府的伪善态度,令人失望至极!
2025年,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Marineland乐园正式宣布关闭,园内仅剩的30头白鲸面临生存危机。而与2025年这个萧条、荒废的景象不同,回顾2018年的时候,Marineland乐园的白鲸表演园区热闹非凡。每天3到4场白鲸秀,观众席上坐满了人,旺季时游客量可以达到25万到50万人次,夏季高峰期甚至超过5000人。园区内的游乐设施和餐饮区也一度成为人流密集的地方,形成了热闹的“人挤人”场面。
然而,2019年,加拿大出台了《终止圈养鲸豚法案》,这成了Marineland乐园走向破产的转折点。根据这项法案,虽然乐园可以继续饲养现有的白鲸,但不允许再进行商业性圈养或繁殖,违反者最高罚款20万加元。自此以后,乐园失去了通过白鲸表演获利的收入来源,原本用来吸引游客和增加收入的“亲近白鲸”活动也因此消失。
与此同时,动物保护组织的调查发现,Marineland乐园的白鲸池水质不达标,部分鲸鱼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比如不停转圈、拒绝进食等。这些负面消息让游客纷纷退避,乐园的收入进一步下降。而在2023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乐园不得不长期闭园,最终彻底断裂了资金链。仅是维持这些白鲸生存的费用就高达每月200万加元,年度支出数百万加元,这对于本已岌岌可危的乐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乐园只能卖掉大部分游乐设施,但依然无法填补白鲸饲养的巨大缺口。到2024年,乐园不得不暂停营业,最终宣布将在2025年夏天完全关闭。园内曾吸引大量游客的白鲸表演池已经变得又脏又臭,从2019年起,已有19头白鲸和1头虎鲸相继死亡。如今,剩下的30头白鲸的命运依旧未定。
面对白鲸们可能的死亡,Marineland乐园于2025年10月3日向加拿大政府请求资金援助,然而渔业部长乔安妮·汤普森却在短短几小时内驳回了申请。她坚决表示,乐园几十年来通过圈养动物赚钱,现在却要求政府来埋单,这既不合适,也没有法律依据。她的言辞虽然充满同情,却始终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改变白鲸的困境。
同时,乐园还找到了一家愿意接收这些白鲸的机构——中国珠海的长隆海洋王国。尽管长隆提供了专业的饲养团队和足够的水域来安置这些白鲸,但汤普森依然否决了出口申请。她的理由是,批准出口会让白鲸继续被圈养用于表演,这违背了她的良心。然而,这一说法显得相当荒谬,因为长隆海洋王国无疑是最适合接手这些白鲸的地方,反观政府在2021年却批准了Marineland向美国出口5头白鲸用于“科研”,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实际的关怀。
此外,将这些白鲸放归大海也几乎没有可行性。研究表明,圈养超过五年的海洋哺乳动物已经失去了自主觅食的能力,它们甚至对天然猎物失去兴趣。目前,全球范围内没有成功将圈养多代白鲸野放的先例,而这些30头白鲸大多是人工繁殖的后代,它们连捕食技能都没有,放到大海里几乎等于让它们死亡。
考虑到它们原本的栖息地位于北极和亚北极海域,而从尼亚加拉瀑布到合适的海域距离超过1000公里,沿途还隔着陆地和繁忙航道,根本不可能自然迁徙。即便通过巨型水箱运送,也只能把这些白鲸送到海边,而它们很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饿死,或者被捕食者猎杀,甚至有可能将人工环境中的病菌带入野生种群中,造成更大的生态危害。
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建立一个“半野生”的庇护所,类似的项目曾在冰岛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提出过。这项庇护所计划能让白鲸适应自然海水环境,并且学习捕食,但建设这样一个庇护所的成本极其高昂。仅前期投入就需要数千万加元,而且需要一个专业团队进行长期管理。Marineland乐园目前连白鲸的饵料钱都快付不起,根本无法承担这一巨大开销。
此外,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表示会“尽一切努力”,但在省级法律中并没有专门的资金条款来支持动物安置问题,审批过程也无从下手。2019年,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曾试图建立类似的庇护所,然而五年过去了,这个计划仍停留在纸面上。
Marineland乐园的困境并非孤例,它反映了全球海洋乐园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乐园由于政策变化和成本压力,不得不关闭或减少鲸豚表演项目,但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安置这些动物。许多当年圈养鲸豚的乐园,如今面对的依然是“死后无人问”的局面。
当前全球约有300头圈养白鲸,其中近一半生活在已经陷入困境的乐园中,它们的处境比Marineland的白鲸更为堪忧。10月7日,Marineland乐园的白鲸暂时逃过一劫,但危机依然没有解除。园方表示饵料只够支撑几周,加拿大政府依然没有出手救援,也不允许白鲸出口。
这些本应在北极海域自由游弋的“海中金丝雀”,如今却成了政策漏洞和机构博弈的牺牲品。它们何时才能真正获得救赎,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