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岭北麓的蓝田县,一座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水陆庵,正通过全息投影等前沿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为游客构建一个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陆庵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殿内保存有3700余尊明代彩色壁塑。如今,这些珍贵的彩塑艺术正通过创新科技焕发全新生命力。
全息投影,构建沉浸式体验空间
在水陆庵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中,全息投影技术扮演着核心角色。技术团队采用了全息展示柜与投影墙的混合部署方案。
这些设备使用高透纳米全息膜或全息玻璃,配合4K或8K分辨率的高清显示,确保了彩塑细节的完美呈现。
交互模块则采用红外感应摄像头与手势识别系统,使游客无需接触实物,便能通过手势操控获取详细信息,甚至让静态的彩塑“活”起来,演示佛教故事或历史场景。
智慧文旅,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水陆庵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智慧文旅的创新实践。通过VR/AR技术,景区建设了特色体验区,为游客打造出逼真的虚拟旅游体验。
这些创新实践使传统文化在数字媒介中焕发新生命,契合读图时代的语境阐释体系,为同类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参考范式。
随着“像外之境”巡展在河南信阳等地的持续推进,更多观众得以体验这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沉浸式盛宴。
全息投影不仅是技术展示,更是历史与当代的对话媒介。当游客挥动手掌就能“探索”彩塑细节,当静态的壁塑在光影中“活”起来讲述古老故事,科技与人文完成了最美妙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