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万名游客在泰山之巅观看升国旗仪式
2025年国庆佳节,山东泰山之巅,一幅令人震撼的“中国红”画卷绚丽绽放。10月1日,“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泰山”文明实践暨“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主题活动,如强大磁石般吸引1.3万游客齐聚岱顶。在朝阳与国旗的交相辉映下,共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国篇章。
朝霞映丹心 泰山铸国魂
这场视觉盛宴,瞬间引发舆论热潮。截至10月2日9时30分,主流媒体报道达590余篇;短视频等新媒体内容更是如汹涌春潮,突破2100条。“国庆第一波游客已抵达泰山”话题在抖音掀起733.2万次阅读狂澜,位居热榜榜首;“泰山之巅满眼都是中国红”则似雄鹰展翅,迅速攀升至百度热搜第9位。
摄影师与游人互动
这场传播奇迹,不仅是国民对泰山这一精神丰碑的情感共鸣,更是精心策划与融媒传播共同奏响的华彩乐章。
摄影师与游人互动
当五星红旗在人海中翻涌成浪,一群特殊的时代记录者——泰山特约摄影师穿梭其中。他们既是光影的魔术师,更是文化密码的解读者。央视《新闻联播》“大美中国”栏目中,泰山云海与朝阳相拥的精彩瞬间频频呈现,这些作品将自然奇观升华为“民族嵴梁”与“国泰民安”的情感象征。
景区特约摄影师在泰山之巅
这支影像劲旅的创造力,源自景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机制创新。打破地域限制,广纳各地摄影精英,以“三免”(车票、门票、索道票)的优厚待遇,为创作铺就坦途。
景区特约摄影师在拍摄
泰山景区政策法规和宣传部王其勇部长甘当“气象播报员”,超前研判播报天象奇观信息,从云海日出霞光出现概率到最佳拍摄机位方位、捕捉奇观技巧等相关信息,无一遗漏,每天不分早晚,都及时发布在摄影师群内,供摄影师参考。同时,还不厌其烦地协调相关单位,为摄影师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这般“管家式服务”,实则是极具远见的文化投资,以尊重与自由为土壤,培育出品牌传播的参天大树,为发现美、捕捉美、传播美奠定坚实基础。
景区特约摄影师在拍摄雪景
摄影师的镜头,不仅是美学利器,更是经济引擎。2025年“五一”期间,他们捕捉的云海海棠画卷,带动相关线路游客量激增30%;无人机航拍的岱顶“国旗海洋”,成为年轻人竞相模仿的网红模板。
这条“影像种草—情感共鸣—消费转化”的生态链,正是泰山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华丽转变的关键支点。
彩石溪也留下景区特约摄影师的身影
更为深远的变革,体现在文化IP的破茧成蝶。当媒体将挑山工的背影推向世界舞台,当封禅大典成为短视频时代的文化符号,泰山已超越地理范畴,成为可触摸的精神坐标。景区打造的“泰山神启”数字体验馆、石刻数字藏品等新业态,正是将瞬间永恒转化为文化消费的创新实践。
景区特约摄影师在拍摄海棠花
泰山案例提炼出品牌建设的黄金法则:文化基因×创作者生态×全域共振。首先深耕“国泰民安”“重于泰山”等精神富矿,让传播超越视觉表象;其次通过服务创新,将摄影师转化为“品牌共建者”;最终以山城联动,打通文化消费的关键脉络。
泰山上下到处都有摄影师的身影
随着“泰山+”战略的深入推进,这座千年圣山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海拔520米、1314米的爱情坐标成为网红打卡胜地,二月二龙抬头登山节、海棠花开嘉年华、汉服周、封禅巡游让传统文化重焕青春光彩。泰山用事实证明:真正的顶级IP,永远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书写新篇章。
严寒酷暑也阻挡不了摄影师的脚步
晨曦初露,泰山云海如巨龙腾跃,古松似卫士挺立。镜头定格的是山河壮美,镜头之外则是景区与创作者共同奏响的时代交响曲。正如一位特约摄影师所说:“我们捕捉的不只是风景,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为泰山这座文化圣山留影,既是无上荣耀,更是历史使命。通过我们的努力,就是要让我们镜头里的泰山火遍全国,走向世界。”(摄影:陈爱国 张子秋/文: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