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五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演了震撼又无奈的一幕。阴雨连绵中,数万游客撑着雨伞排队,远看像给博物馆盖了层流动塑料棚。有网友拍下视频调侃:“坑里站着的秦俑才八千,今天进来的活人怕是有八万!”这波“人俑混战”直接冲上热搜,把“旅游黄金周”的疯狂展现得淋漓尽致。
早上六点天还没亮,博物馆停车场就排满大巴。安检口外五颜六色的雨伞挤成密不透风的墙,有人鞋子被踩掉,导游举着小旗喊哑了嗓子。一号坑前的限流栏杆成了“拍照打卡点”——想凑近看陶俑?先排半小时队见缝插针。最绝的是带团导游的自嘲:“我现在就盼着哪个俑突然动起来,好歹能帮分流点注意力。”
景区早就预判了这波高峰。门票从日常6.5万张加到7.5万张,验票通道全开,连厕所都增派了疏导员。可架不住全国游客的“报复性出游”,预约系统崩了三次。某红书上有攻略传授“躲人秘籍”:要么7点前蹲守开门,要么傍晚卡最后一波进场。但真操作起来,有人摸黑出发还是被堵在高速上,眼睁睁看手机预约时段过期。
争议就在这火爆里炸开了。有人觉得花钱看后脑勺太冤,呼吁景区学故宫搞分时预约;也有人反驳说“兵马俑本就是沉浸式体验——当年秦始皇修陵征发70万人,现在这点拥挤算啥历史还原”。更尖锐的讨论指向旅游经济:当博物馆变成网红打卡点,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姿势遇见历史?
上一篇:双节相遇旅游热
下一篇:机票房价跳水,错峰出游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