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当人潮涌向远方景点时,赤水的许多市民却另辟蹊径,无需长途跋涉,不必摩肩接踵,一方是户外乐园里的活力迸发,一方是静谧书房内的思想漫游,这是选择“附近”,一种在运动与阅读中打开的假期哲学。
丹青乐园的挑战:雨中绽放的童年活力
10月7日的赤水丹青乐园,俨然一个充满活力与尖叫的户外运动场。尽管天空不时洒下阵阵秋雨,却无法冷却孩子们高涨的游玩热情。
园区内,竞赛挑战、运动攀爬与互动体验的核心主线贯穿始终,五大功能区——互动区、挑战区、体验区、攀爬区、拓展区——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了释放天性的舞台。
“妈妈,我‘没电了’!”“来了,抓紧点儿!”聂女士陪孩子们荡秋千,一边笑着说:“这里项目多,孩子玩得开心。”她指着正在“双龙秋千”上荡得老高的孩子们,“你看,这种纯粹的快乐,比任何电子产品都来得真实。”
来自合江县先市镇的何女士一家是通过抖音慕名而来的。“在视频上看到这个乐园就被吸引了,”何女士说,一家人玩得不亦乐乎,“这种全身心投入地玩耍,才是假期该有的样子。”
图书馆里的静思:笔墨书香中的别样体验
与乐园的欢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赤水市图书馆的静谧。这里,书香取代了喧嚣,翻书声成了最美妙的乐章。
下午三点,雨势渐大。图书馆门口,张女士带着伞,目光不时望向阅览室的方向。“女儿高三了,这个假期她每天都来这里学习六个小时以上,”她轻声说道,生怕打扰了馆内的宁静,“我就在外面等等,她需要的时候,我都在。”
在阳光书屋,曾琳琳的考研资料已经翻过了大半。“整个假期都在这里度过,”她说这话时,眼神坚定,“对考研人来说,最好的过节方式就是与理想厮守。”
在二楼自习室,高一学生王柄人和唐瑞正学习。“在这里写作业效率特别高,”王柄人表示,“这个假期过得特别充实。”
这个假期,在赤水,度假方式无论是乐园里尽情挥洒的汗水,还是图书馆里静静流淌的思考,都同样珍贵。假期的意义不在于走多远,而在于找到怎样的自己;不在于看过多美的风景,而在于储存多少真实的快乐与成长。当“反向度假”成为别样选择,“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正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