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景德镇文旅市场热度居高不下,作为陶瓷文化与商贸融合的核心载体——陶博城,更是凭借“商业消费+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的多元魅力持续火爆,不仅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更以亮眼的数据和丰富的场景,彰显出景德镇文旅在激活消费、传承文化、打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中的核心作用。
文旅引流:从“打卡热”到“消费旺”
陶博城成流量转化标杆
依托景德镇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与文旅产业的强劲势能,“双节”期间的陶博城彻底点燃游客热情——每日清晨开门即迎大批客流,游客们怀揣对陶瓷的喜爱穿梭于交易中心的各个区域,挑选心仪好物,节日的欢笑声与热闹氛围弥漫全场,活力十足。
在陶博城一楼开店的店主开心地表示,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客流量大幅度增长,店内不仅人气旺,产品的销售额也是直线上升。
陶博城交易市场内超级火爆(吴晓燕 供图)
这份高人气直接转化为亮眼的市场数据:截至10月5日,陶博城累计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同比增长51.9%;与此同时,门店交易额同步屡创新高,强大的商业转化能力,既印证了景德镇文旅对全国游客的吸引力,也凸显出陶博城作为“文旅消费枢纽”的关键作用——它将游客对陶瓷文化的兴趣,精准转化为实际消费,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多元场景:文旅赋能陶瓷消费
打造“沉浸式购瓷体验”
陶博城的核心吸引力,源于其打破了景区“同质化纪念品”的局限,构建起覆盖“全品类、全场景、全渠道”的陶瓷消费生态。
陶瓷交易中心堪称“陶瓷爱好者的天堂”:从一楼到四楼,从日常使用的精致餐具、装饰家居的精美摆件,到独具特色的陶瓷饰品,品类丰富度超乎想象,每一件产品都兼具设计感与质感。一楼卖场内人声鼎沸、摩肩接踵,游客们仔细挑选心仪产品;来自浙江杭州的徐先生,就在这里选中了底款印着“景德镇制”的单杯、青花玲珑马克杯,孩子们则围着陶瓷小摆件、陶瓷小动物爱不释手,一家人开启“买买买”模式。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汇聚了全球陶瓷精品,不仅产品多元丰富,更做到明码标价、注明产地,让消费更透明;同时打通“线下体验+线上下单+ 物流直达”的渠道,游客既能现场触摸质感,也能线上便捷下单。“早听说景德镇陶瓷文化底蕴深,没想到在这里从一楼逛到四楼就能挑到喜欢的陶瓷,体验感太棒了!”来自武汉的游客由衷感叹。
恰逢陶博城即将迎来2周年庆,交易中心商家同步推出超低折扣、满减、消费赠礼等优惠,进一步点燃游客购物热情;国庆期间前往四楼,还能免费领取备受喜爱的鸡缸杯,多重福利让“文旅消费”更具吸引力。
文化赋能:从“看陶瓷”到“懂陶瓷”
文旅激活文化传承新活力
文旅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引流”,更在于“留客”——通过深度文化体验,让游客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感知”,而陶博城正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地。
陶博城美术馆的艺术盛宴(陶博城 供图)
陶博城・昌南古宅内的国际研学中心研学作品成果展,以“古宅+童创”的形式焕新传统空间。展览现场,孩子们沿着展线好奇探索,不时向父母询问陶瓷创作的细节,家长们则借此契机讲解陶瓷制作流程,古老宅院不再是单纯的历史遗迹,更成为生动的“美育课堂”。作为文旅“研学板块”的重要组成,陶博城国际研学中心始终秉持 “以游载学、文旅互补”的理念,以“陶瓷文化+跨学科融合”为特色,通过“室外授课+户外研学”模式,让学员深度感受陶瓷文化魅力。国庆期间,研学中心累计接待17批研学团队,孩子们亲手拉坯绘彩,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这正是景德镇文旅 “以文化人”的生动体现。
昌南古宅(陶博城 供图)
配套升级:从“单次游”到“目的地”
完善休闲度假生态
要留住游客,不仅需要“有文化”“有内容”,更需要“有配套”。双节期间,陶博城的配套服务热度,同样印证了在打造“目的地型综合体”中的努力:停车场停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夜幕后的自驾游营地更是灯火通明,成为陶博城夜晚的一道风景线。
陶博城交易中心停满了车(陶博城 供图)
自驾游游客的激增,背后是陶博城“商贸+文化+度假”复合属性的吸引力——许多游客专程驱车而来,不仅为采购陶瓷,更将陶博城作为了解陶瓷产业、体验陶瓷文化的“一站式目的地”。这种“自驾+采购+体验”的新型旅游模式,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提升了消费频次。陶博城通过完善的配套承接这份需求:自驾游营地提供公共卫生间、公共浴室、儿童跷跷板等游乐设施,支持现场搭帐篷与免费充电,即便没订到酒店的游客,也能在此享受便捷服务。“景德镇文旅太火了没订到酒店,但营地啥都有,带孩子也很方便!” 来自湖北武汉的林女士的感受,正是陶博城配套服务“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
从游客火爆的交易中心,到深度沉浸的文化体验,再到贴心完善的度假配套,“双节”期间的陶博城,既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文旅产业激活消费、服务游客、传承文化的“实践基地”。
图文:吴晓燕
编辑:张仲灏
校对:王宇琦
一审:张佳鑫
二审:吴海泉
三审:余红生
下一篇:打卡拍照,再美也不能用生命对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