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总动员
用“车轮”破解百万游客漫游密码
从清晨六点的滨海专线到深夜的动车站接驳,泉州交发集团权属公交集团以创新的交通网络,重新定义了漫游的体验。
截至10月4日,泉州公交系统已运送乘客近70万人次,古城“小白”电瓶车承运13.31万人次,两轮出行工具租借量突破31万次。
一、全面增强运力,延长服务时间
为应对假期激增的客流,公交集团大幅增加运力。
9月30日至10月8日,23条线路增加运营班次,截至4日已累计加开1222趟,全力满足游客出行需求;为服务夜间出游的市民游客,4条线路延长末班服务时间。
同时,“小白”电瓶车全部投入运营,并根据客流高峰加密班次,服务时间延长至22:30,极大便利游客夜游古城。
二、特色专线精准服务,破解旅游堵点
围绕“漫游泉州”主题,公交集团精心设计多条特色线路,精准衔接热门景点。
10月1日至8日,增开9条公交定制专线,包括洛伽寺-服装城公交站、泉州湾滨海旅游专线、古城旅游1、2号线等,有效覆盖古城、洛阳桥、崇武古城、梧林古村落等重点区域。
同时,开通6条“P+R+R”线路,融合停车换乘与景点接驳功能,如笋江公园接驳线、花博园定制线等。截至4日,已运行近3000班,服务数万游客。
更具创意的是两条双层巴士线路:“古今泉州观光双层巴士”如同时光机器,带游客穿梭于文化宫-坪山路-东海悦华-蟳埔-关帝庙一线,在行进中演绎泉州的前世今生。
石狮“追光双层巴士”则突破传统公交概念,将交通工具打造成打卡点。停靠在梅林码头的它,不再仅是从A点到B点的载体,其本身已成为旅途的目的地。
三、深夜接驳不间断,守护旅客归途
针对夜间抵达旅客,公交集团与铁路部门紧密联动,制定专项接驳方案。
坚持“动车不到站、公交不撤离”原则,每日备勤9部公交车,根据列车到站情况灵活调度。
9月30日与10月1日,共派出10部车在凌晨00:30至05:00加班接驳,确保夜间抵达的旅客有车可乘、安全抵达目的地。
四、志愿服务暖人心,提升出行体验
除了高效的运力调度与创新的线路设计,一张人文关怀编织的温暖网络,也成为破解“漫游密码”的关键。
假期的泉州,志愿者成为亮丽风景线。在首末站、场站和各大景点,他们身着专属马甲,或驻点服务,或上路巡逻,为游客提供乘车咨询、行李搬运、线路指引、借还车指引等服务。
在中山中路、西街等客流密集区,志愿者日均解答咨询近百次,以灿烂的笑容、温馨的提醒和暖心的帮助,温暖每一位旅客的漫游之旅。
五、从“快交通”到“慢生活”的转变
公交集团的假期保障,突破了传统公交“快速送达”的单一目标,创造出与漫游理念契合的交通节奏。
“小白”电瓶车穿行古城窄巷,平均时速不超过20公里,正契合游客漫步古城的心理节奏。
公共自行车和电单车分别租借16.10万次和15.35万次,显示出游客对自主掌控游览节奏的强烈偏好。
而特色专线的设计,更深入体现了对游客空间行为逻辑的理解——不仅是连接景点,更是串联体验。
这个假期,泉州以滚滚车轮,串联起游客对这座世遗古城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