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国庆假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创始人
2025-10-03 16:32:41
0

图源:网络

十年前的国庆,在景区堵成照片,十年后的今天,在朋友圈看别人堵成照片。我们的国庆假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又到欢欣鼓舞的节假期。

这篇,作为一个中年人,咱们一起聊聊过去十年,国庆假期需求的有趣变化:

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到“带娃看升旗”的成长,还是从“晒定位”到“晒感悟”的心态?是疫情三年“云旅游”的无奈,还是后疫情时代“说走就走”的自由?

这十年,国庆假期像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从“去哪里”到“和谁去”再到“成为谁”的十年

那些堵在路上的焦虑、电影院里的热泪、国旗前的哽咽,其实都是我们对“好好生活”的最朴素渴望。

01.社交需求的十年变形记

从“打卡网红地”到“回家陪爸妈”

2015年,我们为“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驱车300公里打卡;2024年,我们为“陪爸妈看一场老电影”提前三周抢票——国庆假期的“朋友圈大赛”,早就从“晒风景”变成了“晒家人”。

图源:网络,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

1. 2015-2019:网红经济下的“社交货币”狂欢

2015年的国庆,阿那亚的“孤独图书馆”突然刷屏朋友圈。那座面朝大海的白色建筑,本是社区配套,却因一篇《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面朝大海,没有春暖花开》的微信推文,成了“文艺青年必打卡地”。

3000名北京人开着车涌进这个偏僻的海滨社区,有人为拍一张“孤独照”在烈日下排队两小时,有人连图书馆的门都没进,却在朋友圈配文“与孤独和解”。

那时的人们,像追逐潮汐的候鸟,哪里有“网红标签”就飞向哪里。

2018年国庆,重庆洪崖洞的灯光秀让8D魔幻城市爆火,游客量突破500万,有人调侃“洪崖洞的人比洞里的石头还多”;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一夜间成顶流,年轻人为了和她“牵手”排队5小时,手机内存里存满“打卡视频”,却记不清城墙砖上的纹路。

这是典型的“社交需求爆棚”——我们通过打卡网红地,在朋友圈获得点赞和评论,本质是“归属与爱的需求”的外化。

人们在那时的需求是:在朋友圈的虚拟“聚会”社交,“露一手”晒出别人没去过的地方。

2. 2020-2022:疫情下的“云团圆”与真实连接

2020年国庆,疫情第一次让“跨省旅游”按下暂停键。

三亚酒店出租率从往年的80%暴跌到30%,故宫闭馆,电影院空场。

但我们的社交需求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抖音上,“云旅游”直播间里,导游举着手机带网友“逛”西湖,评论区刷屏“妈妈快看,这是你想去的断桥”;家庭群里,有人发起“线上团圆饭”,8个城市的亲戚对着屏幕碰杯,70岁的奶奶学会了用滤镜给自己加“国庆快乐”的贴纸;

人民网推出“56个民族服装任你选”H5,5亿人次在线“试穿”民族服饰。

有人截图发朋友圈:“今年国庆,我替全家‘云游’了56个民族”。

最戳心的是2022年国庆,上海的小杨在方舱里过了生日,同舱的阿姨用橘子皮给他做了个“生日帽”,大家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他在日记里写:“以前觉得国庆就是放假,现在才懂,‘团圆’不是挤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心里装着彼此。”

3. 2023-2024:从“晒风景”到“晒生活”的回归

2024年国庆,旅游数据创历史新高:7.65亿人次出游,7008亿元花费。但朋友圈里,“堵在高速”的抱怨少了,“带娃看升旗”的感动多了;“打卡网红地”的定位少了,“陪爸妈逛菜市场”的日常多了。

在2024年,国庆假期的社交需求开始和“尊重需求”融合,我们不再需要通过“去远方”证明自己,而是通过“爱身边人”获得价值感。

我们在国庆里的“带娃看升旗”,“陪父母过节”,本质是通过家庭互动获得“被需要”的尊重。

02.消费需求的十年理性与疯狂

从“抢火车票”到“抢演唱会票”

十年前,我们为一张火车票在12306前熬夜刷屏;十年后,我们为一张演唱会票在大麦网前秒空落泪.

国庆消费的“疯狂”从未变,只是从“生存刚需”变成了“精神刚需”。

1. 2015-2019:“黄金周”的报复性消费

2015年国庆,“史上最长假期”(8天)让旅游市场彻底爆发: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8亿人次,高速公路拥堵里程破纪录,有人调侃“堵车时,我在高速上看完了一部《甄嬛传》”。

那时的消费,是“有啥买啥”的冲动。

三亚的海鲜大排档,游客抢着点“龙虾帝王蟹”,结账时才发现被“天价宰客”,却不好意思砍价;

国庆档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破14亿,观众笑着走出影院,却记不清剧情,只记得“开心就好”。

2. 2020-2022:“安全第一”的理性收缩

2021年国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安全需求”成了消费的底线。

游客不再盲目跨省,而是选择“本地游”:北京人逛环球影城必带“消毒湿巾”,广州人去长隆要提前三天预约,成都人在周边古镇“露营”,帐篷销量同比增长300%。

最扎心的是电影院,2022年国庆档票房仅15亿,不及2019年的一半,有人在《万里归途》的片尾哭了:“以前觉得看电影是娱乐,现在才懂,能安安稳稳坐在影院,就是最大的幸福”。

安全需求压倒一切——当生存受到威胁,我们会自动退回“生理+安全”的底层需求。

3. 2023-2024:“悦己消费”的精神觉醒

2024年国庆,消费市场出现“两极分化”:一边是“蹭老式消费”走红,年轻人抢购老年人座椅拐杖(淘宝搜索量暴涨125%),追求“实用性价比”;

一边是演唱会、音乐节门票秒空,周杰伦、五月天的国庆场次,票价炒到5000元仍一票难求。

这不是矛盾,而是“理性消费”与“精神刚需”的共存。

有的深圳的95后,国庆花2000元买了演唱会门票,却在酒店自己煮泡面,泡面省的钱,是为了买“和偶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快乐;

有的杭州的白领,拒绝了“三亚七日游”,花500元报了“非遗剪纸课”,理由是“比起晒沙滩照,我更想发‘我剪的国旗被博物馆收藏’的朋友圈”。

03.从“看阅兵”到“参与阅兵”:国家认同的十年情感深化

十年前,我们在电视前看阅兵,为“东风快递”激动鼓掌;十年后,我们早就从“仰望”变成了“参与”。

1. 2015-2019:仪式感中的集体自豪

2015年国庆,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九三阅兵”成了全民热词。

电视里,老兵方阵敬礼时,无数家庭的客厅里响起掌声;微博上,“东风-21D反舰导弹”话题阅读量破80亿,有人评论“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那时的国家认同,是“被震撼”的感动。

当看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我们会为“我是中国人”感到自豪,这是马斯洛说的“外部尊重需求”(被他人尊重),国家强大带来的“集体尊重”

2. 2020-2022:危机中的共同体意识

2020年国庆,疫情未散,武汉的长江灯光秀上,“致敬逆行者”的字样亮起时,江滩上的人群自发合唱《歌唱祖国》,有人举着“武汉加油”的牌子,哭着说“今年国庆,我们都是武汉人”。

2021年国庆,河南暴雨后的第一个长假,有人自驾去郑州当志愿者,帮受灾家庭清理淤泥,配文“国庆不旅游,来给祖国‘做点小事’”。

最动人的是2024年国庆前夕,新疆的牧民和护边员,骑着马在边境线上插国旗,用鹅卵石砌成的1750平方米巨型国旗。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获赞数百万。

评论区里,有人说“以前觉得爱国是宏大的,现在才懂,爱国就是做好自己的事”。

3. 2023-2024: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

2024年国庆75周年,最大的变化是“普通人的参与感”。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上,2000名志愿者里,有00后大学生、外卖小哥、退休工人,他们帮游客拍照、指路,有人凌晨3点就来排队,说“能为国庆出份力,比看阅兵还激动”。

线上,,网友分享着自己的“爱国小事”:甘肃的农民拍了“给玉米地插国旗”的视频,配文“今年收成好,给祖国报喜”;

深圳的程序员开发了“AI生成国庆头像”小程序,24小时内被使用100万次,他说“用我的技术,让大家都能‘戴’上国旗”。

国家认同与“自我实现需求”融合——当人们主动参与国家庆典,从“看客”变成“建设者”,在国庆里的“做志愿者”,“分享故事”,是通过“为国家做小事”实现个人价值。

04.十年总结

我们的国庆,其实是“好好生活”的十年

十年前,我们以为国庆的意义是“去哪里玩”;十年后才懂,国庆的意义是“和谁一起,怎样生活”。

从2015年的“网红打卡”到2024年的“家庭团圆”,从“抢火车票”到“抢演唱会票”,从“看阅兵”到“参与阅兵”,我们的国庆假期,其实是一部“需求升级史”:

生理需求(旅游、消费)→安全需求(疫情防护、理性消费)→社交需求(家庭连接、朋友互动)→尊重需求(国家自豪、个人价值)→自我实现需求(参与社会、贡献力量)。

就像马斯洛说的,“人是不断追求更高需求的存在”。

十年国庆,我们从“向外求”(看世界、买东西)到“向内求”(爱家人、做自己),从“被感动”到“去创造感动”。

这才是最珍贵的变化:我们越来越懂得,“爱国”就是爱身边的人,“庆祝国庆”就是庆祝“我们自己好好生活的每一天”。

今年国庆,你会在哪里?和谁一起?做什么?

不重要。

重要的是,十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在国庆假期里,找到“好好生活”的勇气和意义。

祝所有人,国庆快乐~!

相关内容

深耕文旅十八载 上海国际汽...
上海国际汽车城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17日,由安亭镇政...
2025-11-12 13:45:11
甘肃文旅推介活动在柏林成功...
11月11日,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甘肃...
2025-11-12 12:47:01
原创 ...
11月8日,一位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照片,内容是胡歌在上...
2025-11-12 12:46:36
情侣必看!如果你在犹豫要不...
群里刚刚从云南回来的王小姐私信我:“老彭友,感谢你建议我们婚前那次...
2025-11-12 12:46:16
原创 ...
马筱梅自从与汪小菲结婚后,便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后妈的困难与挑战。近期...
2025-11-12 12:02:45
黄山旅游四天游玩,跟团去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座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名山...
2025-11-12 12:02:37
法国签证办理居然这么简单
曾几何时,提到“办理法国签证”,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厚厚的材料、复杂的...
2025-11-12 12:02:15
美国纽约纽瓦克自由机场广告...
纽约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距离曼哈顿仅24公里,是纽约三大枢纽之一。...
2025-11-12 12:02:03
客流统计与预测支撑景区优化...
文旅局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景区管理者优化运营,都离不开精准的客流管理...
2025-11-12 12:01:52

热门资讯

深耕文旅十八载 上海国际汽车城... 上海国际汽车城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17日,由安亭镇政府与上海国际汽车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文旅推介活动在柏林成功举办 11月11日,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甘肃文旅推介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活动以“...
原创 胡... 11月8日,一位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张照片,内容是胡歌在上海乐高游乐园推着孩子的画面。这一幕...
情侣必看!如果你在犹豫要不要嫁... 群里刚刚从云南回来的王小姐私信我:“老彭友,感谢你建议我们婚前那次旅行,玉龙雪山上的生死十分钟,让我...
原创 我... 马筱梅自从与汪小菲结婚后,便深刻体会到了作为后妈的困难与挑战。近期,她一家出游,晒出了成都之行的动态...
黄山旅游四天游玩,跟团去婺源旅...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座位于安徽省南部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法国签证办理居然这么简单 曾几何时,提到“办理法国签证”,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厚厚的材料、复杂的流程、以及让人望而却步的排队人群。...
美国纽约纽瓦克自由机场广告-纽... 纽约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距离曼哈顿仅24公里,是纽约三大枢纽之一。国内出发A/C航站楼、国际出发B航...
客流统计与预测支撑景区优化运营 文旅局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景区管理者优化运营,都离不开精准的客流管理支撑。海鳗云旅游大数据平台直击景区...
原创 日... 电视剧日光之城正在热播,虽然讲述的是拉萨八廓街上土登一家的故事,地域色彩浓厚,但是导演完全拍出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