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成都女孩在巴厘岛穷游时去世,她违背了一条古训“穷家富路”。这是老祖宗们的经验,意思是在家可以穷一点,出门在外,一定不要节约,该花的就花,不能省的千万不要节省。否则,酿成大祸,后悔晚矣!
从她进那家青旅的第一天,看似只是省了几百块的住宿费,实际上却是把安全门槛降到最低。40块一晚的房间,潮湿的床单和空气里飘的厕所味,就像国内夏天租到的老旧群租房,住下去哪怕不出大问题,也很难让人安心。和国内不少人为了省钱选廉价旅馆的心态一样,国外这些高分背后,如果卫生条件连基本线都没拉满,那高分就成了骗人的招牌。
同屋的李女士被狗咬那一刻,风险已经清清楚楚摆在眼前。在国内,即便是偏远小镇的卫生院,都会把狂犬病风险讲得很直白;而巴厘岛那家青旅只拿出一瓶红药水敷衍,实际上就是放任客人自己承担后果。相比之下,日本、澳大利亚这些地方,如果动物伤人,基本能在第一时间就联系到医疗资源,甚至安排送医。这里的差距,不在服务态度,而在基础的安全保障,这个保障缺了,就是在赌博。
到了晚餐那一步,问题彻底爆发。两人吃了低价自助餐,半夜全靠着止泻药硬撑,这是在用身体试毒。国内旅馆一旦出现群体食物中毒,哪怕是小饭店,也会马上停餐、查源头,而这家青旅无视近20人的同样病症,还继续供餐。这就像一个工厂明知道机器已经带病运行,却还让工人继续上岗,等于是逼着风险变成事故。事情发展到姑娘蜷缩在床上止不住呕吐,就是在用时间换生命,一旦错过医疗窗口,就没了挽回的余地。
花钱买保险的事,其实在出境前就能解决。李女士住进ICU后花了近5万,这个数在国内已经够一次大医院的重症治疗了,旅行保险本来能把这笔负担分担掉,可她们没有买。西欧不少国家的旅行者在出国前,会把保险视作“必带物品”,就像打车系安全带一样是常识。没有这层保障,人在外面生病,就变成了和钱包掰手腕,很多人会硬撑,直到撑不下去。
翻差评这一点也是关键。平台的高分过滤掉了很多人的不良体验,这和国内有些餐饮店刻意诱导好评、压差评的手法如出一辙。只要信息被美化,真正的风险就被藏起来。姑娘在筛选住宿时,如果把差评和好评对照着尤其是卫生和安全相关的记录,哪怕选贵一些,也比在暗坑里住下去安全得多。
这起事件最后的调查结果,还在等警方和法医给出确切答案,但从头到尾,每一个压低花费的选择,都是在降低自己面对风险的能力。穷游可以,但要在安全线上穷,住宿要过卫生关,餐食要稳来源,保险要有,身体出状况要第一时间就医。出门看到的风景再美,也抵不过安全到家这一程。
不把省下的钱变成没机会花的钱,这才是真正的“穷家富路”。
上一篇:属于郴州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