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只卖门票!乡村旅游想赚“长久钱”,得靠这3个“融”字诀
创始人
2025-09-21 23:21:54
0

各位关注乡村振兴的朋友好,我是郭亮。这些年跑遍全国几百个村子,常听到村干部叹气:“咱村有山有水有古树,可游客来了就拍张照、买张门票,半天就走了,钱根本留不下多少。”

这事儿戳中了很多乡村旅游的痛点—— 单靠“看风景”赚快钱,产业链短得像根“电线杆”,游客消费上不去,村民也只能赚点辛苦钱。其实乡村旅游的“金矿”,不在门票里,而在“多业态融合”里。把农、文、旅、养这些事儿拧成一股绳产业链才能拉长附加值才能提上去,最后赚的才是能让村子长久发展的“综合效益钱”

一、先想“融什么”:3 个方向,把乡村资源“串成串”

很多村子搞融合,总想着“啥火加啥”,结果民宿建了没人住,采摘园开了没人来。其实融合不是“乱炖”,得先看清自己的“家底”。这几年我在浙江、四川的村子摸出些经验,主要有3个靠谱方向:

第一个是“农旅融”,让游客“吃着玩、玩着带”。安吉有个白茶村,以前就靠卖茶叶赚钱,一斤茶最多赚200块。后来搞了“茶园研学”,游客能跟着茶农采茶、炒茶,还能住茶园民宿,喝着白茶吃农家菜。去年我去看的时候,村里光研学和民宿的收入,就占了旅游总营收的 70%以上,比单卖茶叶翻了三倍多。还有山东寿光的蔬菜村,把大棚改成“蔬菜科普园”,游客能摘番茄、种小黄瓜,临走还能带走自己种的“定制蔬菜礼盒”,一亩地的收益比单纯种菜高了5000多块。

第二个是“文旅融”,把老手艺“变活”。河南郝堂村以前有不少编竹篮的老手艺人,手艺快失传了。后来村里建了“竹艺工坊”,让艺人现场教游客编小竹筐,还把竹艺和民宿结合,房间里的台灯、收纳盒全是竹编的。现在游客来村里,不仅要住竹艺民宿,还得带几个竹编手伴礼走,去年村里竹艺相关的收入就有200多万,10多个老手艺人重新有了活干。

第三个是“康养融”,抓住“慢生活”需求。四川丹巴的中路藏寨,海拔合适、空气好,村里把闲置的老藏房改成“康养民宿”,配套了藏式理疗、高原瑜伽,还请了村里的老人教游客做藏香。去年夏天,民宿提前3个月就订满了,住客平均停留5天以上,人均消费超3000 元,比单纯的观光客消费高了两倍还多。

二、再想“怎么融”:别贪大求全,先把“小闭环”做透

有些村子一听“多业态”,就想一口气建民宿、搞采摘、开餐厅,结果资金跟不上,服务也没做好。其实融合不用“一步到位”,先从 “小闭环”做起,把一个点做精,再慢慢扩展。

我在湖南帮一个村子做规划时,就没让他们急着建民宿。村里有片百年梨树园,春天能赏花,秋天能摘梨。我们先做了“梨花宴”—— 用梨做梨膏、梨汤、梨酥,让游客来赏花时能吃特色菜;再搞“认养梨树”,城里家庭花 500 块认养一棵梨树,平时由村民照看,秋天能来摘梨,还能收到快递的梨产品。就靠这两个小业态,第一年就吸引了3万多游客,村民人均多赚了8000块。后来有了收益,再慢慢建民宿、开手作工坊,现在已经成了当地的网红村。

还有个关键是“盘活闲置资源”。很多村子有老祠堂、旧校舍,扔着可惜,改造成业态就很合适。江西有个古村,把废弃的小学改成“乡村图书馆”,里面摆上村民做的陶艺品,游客能看书、能买陶艺,还能跟着村民学做陶艺。图书馆没花多少钱改造,却成了村里的“打卡点”,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高了30%。

三、最后看“融出啥”:不只是赚钱,更是让乡村“活”起来

可能有人会问,多业态融合这么麻烦,到底值不值?我给大家算笔账:江苏有个草莓村,以前单卖草莓,一亩地年收入1.2万元;后来搞了 “草莓采摘 + 亲子游戏 + 草莓蛋糕 DIY”,一亩地年收入变成了3.8万元,翻了两倍多。更重要的是,游客来了,村里的小卖部、理发店、农资店都跟着火了,以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现在回来开民宿、做导游,村里又有了烟火气。

这就是多业态融合的“综合效益”—— 不只是旅游收入增加,还能带动村民就业、激活乡村资源,甚至能让传统文化传下去。四川青神县的竹编村,以前年轻人没人愿意学竹编,现在因为游客多了,竹编产品好卖了,不少90后回来跟着老人学手艺,还把竹编做成了文创产品,在网上卖得很火。去年村里竹编产业带动了800多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比县里平均收入高了1.2万元。

『亮村点睛』

其实乡村旅游的本质,不是“卖风景”,而是卖生活”。多业态融合,说白了就是把乡村的“土味”变成“特色”,把游客的“一次性打卡” 变成“沉浸式体验”。只有让游客愿意留下来、愿意花钱、愿意再来,乡村旅游才能从“一锤子买卖”变成“长久生意”,乡村才能真正实现“造血式”振兴

最后想跟大家聊一句:每个村子的资源都不一样,有的靠山,有的靠水,有的靠老手艺。你觉得你们村最适合从哪个业态开始融合?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出点子。

郭亮・『亮村有道』(实战课)

讲透实战门道,教你上手就干。不绕空理论,聚焦乡村振兴从0到1的全流程,涵盖“资源挖掘、产业定位、运营避坑”等核心难题,每节“课”都给“能落地的步骤 + 可直接用的工具”,帮你把零散想法串成系统,学完就能上手干。

郭亮:乡村振兴实战派专家,创意经济设计第一人。地道农旅、亮节智库、活德农科创始人。美学与MBA双硕士,管理学哲学博士。躬耕乡村,振兴乡村。

相关内容

北京亲子5日游美食推荐,北...
家人们,随着孩子放暑假,不少家长都在琢磨着带娃来一场有意义的旅行。...
2025-09-22 00:45:58
地市协会丨延安越南青年红色...
9月18日上午,延安-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推介会在金延安旅游度...
2025-09-22 00:44:52
“良友・圣府第杯”2025...
9月21日,“良友·圣府第杯”2025济宁美食联赛决赛暨“金色中秋...
2025-09-22 00:44:00
10万余盆菊花亮相金秋长城...
9月20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金秋长城菊展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一个...
2025-09-22 00:43:04
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中...
2025-09-22 00:42:11
致敬敦煌千年文化 长城汽车...
【科技犬】穿越河西走廊的风沙,聆听丝路驼铃的回响。敦煌,这座镶嵌在...
2025-09-22 00:41:09
秋天的旅行
2025-09-22 00:40:08
【乐游河源】“绿湖东江生态...
9月19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暨“跟着美食去...
2025-09-21 23:27:25
用音乐演绎千年水文故事!2...
9月20日晚,以“世界的白鹤梁·幸福的新涪陵”为主题的2025白鹤...
2025-09-21 23:26:17

热门资讯

北京亲子5日游美食推荐,北京玩... 家人们,随着孩子放暑假,不少家长都在琢磨着带娃来一场有意义的旅行。北京,这座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于一...
地市协会丨延安越南青年红色研学... 9月18日上午,延安-越南“青年红色研学之旅”推介会在金延安旅游度假区隆重召开。本次推介会由延安市旅...
“良友・圣府第杯”2025 济... 9月21日,“良友·圣府第杯”2025济宁美食联赛决赛暨“金色中秋 喜迎国庆”运河金秋消费季在济宁市...
10万余盆菊花亮相金秋长城菊展 9月20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金秋长城菊展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一个月的秋日盛会,以“十万秋菊映长城”...
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 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日前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5》,孝...
致敬敦煌千年文化 长城汽车以“... 【科技犬】穿越河西走廊的风沙,聆听丝路驼铃的回响。敦煌,这座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用千年历史见...
【乐游河源】“绿湖东江生态叹鲜... 9月19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暨“跟着美食去旅行”2025年广东文旅消费促进活...
用音乐演绎千年水文故事!202... 9月20日晚,以“世界的白鹤梁·幸福的新涪陵”为主题的2025白鹤梁旅游文化节在涪陵盛大启幕。活动将...
“音悦雁翅,宿享自然”雁翅镇民... 央广网北京9月21日消息(记者 庞婷)9月21日至22日,“音悦雁翅,宿享自然”民宿音乐节在北京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