惦记上昭通这个城市,是因为2012年我在湖南农大国培时室友孙先生是昭通市人。说实话,来云南旅游一般不会选择到昭通。我已来云贵三次,没沾过昭通的边。今年早就计划暑假去昭通旅行访友,原本定好8月3日出发,却又因临时出状况而被迫取消。困难挡不住有诚心的人,我们之后重新购票,终于在8月11日出发,到贵阳中转,13日晚六点落地昭通。
同学孙先生的热情是预料中的。当晚的接风宴安排的就是云南著名的野生菌火锅,隔天孙先生还特意带我们品尝了当地特色早餐小吃,如老嗒嗒羊肉米粉、油糕饵块等。上午参观了龙氏家祠,中午在望海楼旁享用了的清真美食,下午去了昭通博物馆。令我惊喜的是昭通的消费价廉物美,历史人文也非常了得。初步美好印象就确定要在昭通旅居下来,不再转游其它地方了。
昭通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避暑旅居。昭通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市区昭阳区海拔约1950米,夏季均温约19.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差小且凉爽宜人,全年“秋高气爽”,故得名“秋城”。今年昭通避暑旅居火爆,人满为“患”,旅店紧俏。我是等到一批四川客人返家离开后于18日才入居一家民宿旅店。旅店在东正街附近,一个月租金1200元,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住宿安定了,要解决的就是吃饭问题。房东提供烹饪场所,原打算自己买菜做饭,但很快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刚到不久,我俩在一家自助餐厅用餐,三荤三素仅花20元。菜品丰富,肉量很大,味道也契合我们习惯。附近其它家自助餐也挺好的。我们就比较啊,自己动手,菜米油盐酱醋辣,浪费精力时间不说,还做不出这么多种美味,每餐支出又可接受,何不放下这些庶事,专心地游玩,享受生活,多做其它更想做的事呢。后来我们找到了一家老字号毛姐包子店,一个馒头(1元)或一个包子(3元)就非常好的解决早餐问题。一日三餐,都有适合自己饮食习惯的饭菜,偶尔也尝尝本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就安心地享受着这里的舒适生活。
东正街是个农贸大市场,每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少商户及许多小商贩卖的是自家产的果蔬,价格相对便宜,关键是这里的水果农蔬都好吃。比如苹果2、3元一斤,味道好你不须质疑,后来我才知道昭通苹果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很有名的,就象赣州脐橙、金华火腿一样。昭通牛肉也是知名品牌,昭通小串是名声在外的。昭通因海拔高马铃薯也很棒,称高山马铃薯。一次偶尔的机会,我们尝了一下当地菜园的西红柿,真软香可口。这里新鲜核桃生着吃味道也棒棒哒,其实日常的大白菜,吃起来也特别软甜。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后来我明白了,家乡雷峰尖(海拔约580米)上的菜总比山下的好吃,庐山上的菜总比九江城郊的好,是同一个道理。我有些羡慕起毗邻的四川、重庆老铁们了,生活不如意了,就可开几个小时的车上昭通逛逛。吃住都非常巴适,难怪昭通成为他们避暑的首选地。据说巧家县等地还是他们的过冬宝地。
好吃好喝好住一定能留客,但要较长时间旅居,玩的地方也必不可少。不来不知道,一来美到爆。说昭通的美如“大家闺秀”,藏在闺中人不识,一点都不为过,只怨过去我们对她了解得太少了。也许我们知道伟人诗中的“乌蒙磅礴走泥丸”,却不知这气势磅礴的乌蒙大山之中蕴藏有绝世美景与稀世珍宝。云海日出、峡谷温泉、森林草原、湖泊断崖、珍稀动植物、彝苗风情等应有尽有。这里有不输阿勒泰的大山包美景,有世外桃源铜锣坝,有云端圣境轿顶山,有马楠山草海、黄连河瀑布,有彝祖圣地六祖广场,还有“西部三亚”巧家县等等。因许多景点都处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难以得到很好开发利用,加之宣传不够,故它们在九州大地上知名度不高。
再说说昭通历史渊源。昭通于西汉建元6年置朱提县,明设乌蒙府。清雍正九年,云贵总督鄂尔泰认为“乌蒙”寓意消极,明确提出“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最终改名“昭通”,象征政治清明与文化通达。
昭通文化传承是值得骄傲的。 自西汉以来,这里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点和区域特色、复合多元的“朱提文化”,成为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
清政府将乌蒙改名为昭通后,重新修建城池,四道城门的命名融合了治国理念且富有文化内涵,彰显城市气度,值得点赞。如抚镇门(东门)因城东通往镇雄,取“安抚镇守”之意。济川门(西门)因城西连接东川、四川,得名“济渡川流”。敉宁门(南门)寓意“安定和平”。趣马门(北门)因城北抵达马湖,象征“治理民众如驭马”,源自《荀子》“善治马者知驭民之道”。在昭通古城,还保存着许多古宅院,如广东会馆、贵州会馆、迟家大院、李家支祠等。其中的许多故事很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在李家支祠上演的昭通市首部庭院剧《壹根扁担》,讲述的就是清末大义滇商李耀庭的传奇一生。李耀庭一生经历许多跌宕坎坷,却始终以诚信仁义当先,终成西南巨擘。《壹根扁担》的创作和演员们的精彩演绎,应成为昭通文艺的经典奉献。
昭通文脉相承、人才辈出,先有国学大师姜亮夫,近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其中夏天敏、雷平阳两人先后获得鲁迅文学奖。2020年,昭通成为我国第五个“文学之乡”。
近现代以来,昭通诞生和哺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中央军委确定的第一批共和国33位军事家之一的罗炳辉将军,著名爱国将领龙云、卢汉,率部起义的国民党六十军(抗美援朝战场上改编为志愿军50军)军长曾泽生,以及时代英雄徐洪刚等都出生在这里。
参观龙氏家祠,对这位我们熟知的“云南王”龙云有更深入的了解。一些史实资料介绍,龙云是昭通彝族人,主政云南政绩颇丰,使云南成为当时较富裕的省份之一。抗战期间,龙云大力支持修建滇缅公路,支持西南联大办学,迅速组建滇军抗战等等,凸显其卓越不凡的家国情怀。率先成立的60军,首任军长卢汉(后来接替龙云任云南省主席)以及子弟兵大多为昭通人。有万名昭通男儿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
昭通的故事多多,这里生活幸福感满满。便捷的公交、网约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春可去名樱庄园,看落樱缤纷若雪,或去听黄连河瀑布奏响的豪迈乐章。夏可乘避暑专线赏千顷荷花,或来彝祖圣地火把节狂欢。秋尝昭通苹果,冬至巧家诗意栖居。当然少不了去四季皆美的大山包,还有童话之境小草坝。
昭通,藏在乌蒙大山深处的小城,正越来越多为人们熟知。“秋城”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美食、巴适的消费生活,小众的原生态美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访旅居。
昭通,目前还是个较落后的五线小城。但城市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正日趋完善。千年文化底蕴,质朴纯厚的民族风情,正散发出无穷魅力。省耕文化公园、望海楼公园、昭通古城等等,都成为旅游休闲、自在玩耍的福地。六七八月,这里都挤满了避暑的人群,大家唱起来、跳起来、嗨起来,把这里都当成了自己的家。
昭通,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五线小城。相信这座昭明通达之城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2025年9月16日于昭通古城)
●作者简介:刘福来,男,生于1964年2月,江西九江人,彭泽县旅游工业中专退休教师。一名旅游爱好者,抖音网名六柳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