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畔,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栏目与长城汽车共同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敦煌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有莫高窟、有月牙泉、更有屹立千年汉长城。在汉代敦煌是丝路核心重镇,在当代是长城车主最喜欢探索的地方之一。长城选择在此直播,不仅弘扬中华文化,也颇有万里长城寻根的寓意。
在玉门关汉长城遗迹前,魏建军抚今追昔:“长城汽车的名字源于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既是荣耀,更是必须干好的责任。” 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其承载的探索精神与长城汽车的全球化战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正如古商队以驼铃开辟贸易通道,如今的长城汽车正以技术、智慧与文化为“新驼铃”,构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双向丝路”。
在莫高窟,217窟壁画中仅用石青、石绿两种矿物颜料绘制的青绿山水,激发了长城汽车工程师的灵感。经过10万次色漆筛选,坦克500专属“敦煌绿”车漆诞生,将千年美学转化为现代工业语言。这种“让壁画色彩驰骋于当代公路”的创新,不仅是设计突破,更是文化基因的觉醒——中国汽车不再是西方设计的追随者,而是东方美学的诠释者。
敦煌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基因,在长城汽车的技术研发中具象化为一个个突破: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打破外资垄断,Hi4混动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生态,Coffee Pilot Ultra智能驾驶系统引领出行变革。更值得关注的是,长城汽车将敦煌越野耐力赛作为量产车“实战试验场”,通过极端环境验证技术可靠性,实现赛事技术与用户产品的无缝衔接。
敦煌文化的魅力在于其融合共生的特质。长城汽车将这种特质融入产品设计:欧拉好猫敦煌限定版内饰刺绣还原“飞天反弹琵琶”,坦克300越野套件以“戈壁铠甲”为灵感,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更具创新的是,车载AI视觉系统对残损壁画进行数字化扫描,算法模拟修复细节,让文化保护从静态展示转向动态传承。
在月牙泉畔,治沙人坚守大漠的故事触动了魏建军。长城汽车当场捐赠近20万平方米草方格铺设基金,并捐赠长城炮皮卡作为治沙工作车,以工业力量守护文化遗产。当你关注魏建军时间越长,不难发现他的家国情怀发自内心,这种基因甚至刻入「长城汽车」品牌中。
敦煌之旅不仅是长城汽车的文化寻根,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精神觉醒。从技术突破到文化创新,从产品出海到标准输出,长城汽车以“万里精神”为指引,探索出一条从制造大国向文化强国跃升的可行路径。正如魏建军在直播中所言:“中国汽车的未来,必须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才能在全球市场赢得尊重。” 当文化自信与技术实力深度融合,中国汽车产业终将在世界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文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