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别处的秋天在收仓,云南的秋天——在结果、在开花、在冒香、在流金。当北纬24°的阳光洒过山川河谷,这片被大地偏爱的土地,正悄悄上演一场从枝头到舌尖的丰收盛宴。
这个秋天,我们不打卡,不赶行程,只想邀请你——住进云南的丰收节奏里。从一粒德宏咖啡豆的觉醒,到一束斗南鲜花的芬芳;从一颗高原水果的鲜甜,到一杯古树茶的回甘......5天,5种生活,5次与土地的深度对话。
云新闻客户端从今天开始推出《云南丰收生活提案》系列策划,把云南的“丰收”,拆成能看见、能闻到、能尝到、能参与的日常。
加入我们,把生活,种回土地里吧!
第一天
咖啡日
我们不谈KPI
只谈日晒85天的豆子
和那杯在90℃水温里绽放的果香
“云南的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至2024年,云南咖啡种植面积稳固于140万亩之广袤,精品咖啡率与精深加工率更是如破竹之势,分别从2021年的8%、20%跃升至30%、80%,全产业链产值亦由317亿元激增至800亿元。
在北纬24°的黄金种植带上,德宏这片土地不仅四季如春,还有昼夜温差高达12℃的火山灰土壤,孕育着中国最大的咖啡种子基因库——农业部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这里保存着全球900多种咖啡品种,堪称中国咖啡的“基因宝库”。
咖啡组培 张仁韬/摄
从1914年引入咖啡种植至今,德宏已有百年咖啡历史。2022年,云南省出台了俗称“咖六条”的《关于推动咖啡精品率和精深加工率提升若干政策措施》,其中第一条就明确,“引进和培育咖啡优良品种,加快推进全省咖啡产区品种改良和更新换代。”
张仁韬/摄
如今,德宏8.17万亩咖啡带动着农民增收,农业产值达到了2.64亿元,咖啡馆、咖啡庄园遍地开花,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咖啡之乡”,连每天“美式续命”的上海游客都来打卡“孔雀湖边的咖啡树”。
味道有多绝?
云南小粒咖啡的风味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果香浓郁、酸甜平衡、余韵悠长。
想象一口咬开的荔枝、青提混合着焦糖香,再裹上一丝丝柑橘的清新,这就是德宏小粒咖啡的独特魅力。
张仁韬/摄
为什么选德宏?
德宏咖啡的底气,来自大自然和人类的双重馈赠:
▶黄金纬度+火山土:北纬24°的阳光,加上火山灰土壤的矿物质,咖啡豆自带“地质身份证”。
▶昼夜温差魔法:白天22℃、晚上10℃的温差,让咖啡豆像葡萄一样积累糖分。
▶科研硬核支撑: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占全国98%以上,其中80%的种源出自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在这里,每一颗咖啡豆都像被“精心调教”的演员:
▶有机种植:海拔1000米以上种植,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连咖啡树都“吃”得很讲究。
▶咖农传承:老一辈咖农祖传的手感,能凭气味判断咖啡是否成熟。
▶科技加持:全自动生豆处理厂85天建成,从采摘到烘焙全程数字化。
张仁韬/摄
如何喝到德宏咖啡?
从“种子”到“桌子”,德宏把咖啡吃出“花”来:咖啡不光是饮品,更是生活方式。
漫步德宏各街道、景区、田野、山林都能邂逅到一杯醇香的咖啡。据不完全统计,仅芒市就有咖啡馆92家。森林间,一间间咖啡庄园,不仅能看到咖啡树如何与森林共生,还能亲手采摘、烘焙、冲泡咖啡,住下就不想走。
想象力满格的德宏人,还把咖啡加进了菜谱,别出心裁,做成咖啡花炖鸡蛋、咖啡豆烩鱼、咖啡汁烩排骨、鲜果咖啡豆爆肉片等菜肴,如果喝不下还可以选择“吃”咖啡。
这个丰收节
就来云南德宏
把“咖”位——升!一!下!
云南日报-云新闻 德宏州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编辑:陆橙
美编:李苒苒
审核:李喜翠
云南日报-云新闻观云南 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