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盛唐主题夜生活受游客追捧:古韵今风交织,点亮城市“夜经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安这座千年古都褪去白日的庄重,披上盛唐的华服,以一场场沉浸式的主题夜生活体验,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从大唐不夜城的流光溢彩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唐风市井,从城墙下的非遗表演到护城河畔的诗词歌赋,西安正以“盛唐IP”为核心,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夜间消费场景,成为文旅融合与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沉浸式场景:穿越千年,体验“长安十二时辰”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游客可换上唐装、手持团扇,漫步于仿唐建筑群中,与“李白”对诗、与“杨贵妃”共舞,甚至参与一场“唐宫夜宴”。街区通过全息投影、气味装置等科技手段,还原了《长安十二时辰》影视剧中的经典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开元盛世的长安城。据统计,自2022年开街以来,该街区累计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夜间客流量占比达70%,成为西安夜经济的“顶流”之一。
“这里不仅有美食、表演,还能穿汉服、学茶艺,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能感受传统文化。”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表示。街区运营方负责人介绍,为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街区定期更新主题活动,如“上元灯会”“七夕乞巧”等,并推出非遗手作、唐乐演奏等体验项目,让“夜游”升级为“夜学”“夜娱”。
文化赋能:非遗与科技的碰撞,激活夜间消费
西安的盛唐夜生活不仅停留在“看”,更注重“参与”与“互动”。在大唐不夜城,游客可欣赏到“不倒翁小姐姐”的轻盈舞姿,参与“盛唐密盒”的互动问答,或在“唐诗迷宫”中寻找诗句线索。这些活动融合了非遗技艺、历史典故与现代科技,让传统文化以年轻化、趣味化的方式呈现。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大唐不夜城夜间客流量突破120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增长超30%。
与此同时,西安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历史遗迹也推出“夜游城墙”“光影秀”等项目,通过灯光投影、实景演出等形式,讲述盛唐故事。例如,城墙永宁门的《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演出,以盛唐礼仪文化为主题,结合声光电技术,再现了“天下第一礼”的恢弘场景,成为游客夜游西安的“必打卡”项目。
经济效应:从“流量”到“留量”,助力城市升级
盛唐主题夜生活的火爆,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带动了西安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据西安市商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市夜间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8.5%,占全天消费的比重达45%。其中,文旅类夜间消费占比超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也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旅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表示,西安通过深挖盛唐文化资源,打造差异化、高品质的夜间消费场景,既满足了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也推动了传统商圈的转型升级。未来,西安可进一步整合资源,开发更多“文化+科技”“文化+商业”的融合业态,让盛唐夜生活成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
从“一城看尽千年”到“一夜梦回盛唐”,西安正以文化为笔、科技为墨,书写着夜经济的新篇章。在这座不夜城中,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舞,为游客献上一场永不落幕的盛唐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