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韩城
王标
我的家乡与韩城相邻,很长一段时间,韩城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遥远。小学时候,常听大人们讲韩城的故事,村里人除过时不时要去韩城拉炭,过红白喜事也是必须派专人到韩城买菜的,因为那里的菜便宜且样数多,特别是往往在合阳买不到的东西在韩城却能买到。我那时不明事理,总想在大人那里讨个究竟,可听大人说,韩城人叫小北京哩,繁华得很。我云里雾里不知在说什么。上中学后,稍有点地理知识,才约略知道合阳与韩城的些许区别。每当看到公路上有伏尔加或上海牌小轿车通过时,内心才真正理解一个工业县与一个农业县的区别,因为常听大人说这些车是韩城矿务局、韩城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合阳没人有资格享受这一待遇。那个年代,娃娃也是很有级别意识的。有一首童谣记得叫做“地师干部两头平,县处干部帆布篷,乡镇干部东方红,村队干部独眼龙”。再长大点就知道些韩城历史,汉代出了个司马迁,清代出了个王杰,现代又出了个杜鹏程。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上中专的第一个寒假才使我对韩城有了新的认识。
那年冬天,不知是啥风吹的,一夜之间,全国流行起警蓝的确良红卫服,似乎流行了十多年的绿军装立马退出人们的审美视觉,年轻人更是一马当先。放寒假时,学校退了不到二十元的假期伙食费,想着用这钱回家买件警蓝上衣,一是不给大人添麻烦,二是也很时尚,毕竟自己已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回到家跟父母一说,他们都很支持。次日,母亲安排我搭乘一辆去韩城拉煤的顺车去了韩城。这是我除了上中专路上而外的第一次远行,心里美滋滋的,所见的一切似乎尽如人愿,为我化解开一个个令人心旷神怡的韩城传奇。
常听村里老年人讲,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韩城的历史文化昭然天下,那是世人不争的事实。车下司马坡时,容不得你半点追风司马,而是一种特有的羊肉饸饹的馨香扑鼻而来,时光也许在这里定格,因为在那个年月,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吃。
说实在的,一碗羊肉饸饹也没啥诱惑力,而让我好奇的是,这里有山有川有水,看啥都新鲜,样样都养眼,不像家乡那穷山僻壤。据说这里地下全是黑金,家乡地下全是石头,真正是羡慕嫉妒恨。我常这样想,当初韩合大县好好的,可偏偏要分,弄得人连点自豪感都没有。
汽车将要驶入城区时,眼前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好似古城的一条鲜亮的玉带。后来才知道,这条河叫澽水河,是韩城人的生命河,幸福河。
待我下车后,司机扭头拐进了矿山公路。我慕名进入一家羊肉饸饹店,心想,到韩城来必须先吃一碗羊肉饸饹才得劲,否则等于没来。韩城羊肉饸饹不愧为地方名小吃,那味道打个嗝都是香的。可我的心思根本没在吃上。
这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县城,街道不宽,人流显得拥挤,清一色的明清建筑,若不是街头的商品叫卖声透露出改革开放的气息来,真以为自己穿越回大清帝国。
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无比好奇。没走多远,就发现街道上有好几家卖警蓝红卫服的,心里颇是兴奋。感到母亲决策的英明,这里市场经济发达的程度可以说简直颠覆了我的想象。没有多想,便找了一家试穿了一下,感觉合适便穿在身上再没舍得脱下来,从此加入到新潮的阵营中来。
这是我第一次匆匆去韩城的全部,心里总有一种不尽兴的感觉。
再去韩城的时候,就是参加工作后的事了。刚毕业分配到合阳工作的时候,发誓要专门去韩城看看,可就是抽不出时间,直到八六年韩城沿黄河一带大面积发生蝗虫,市上组织各县在韩城召开蝗虫防治工作现场会时。这次会议巧在老城区召开,会议间隙将古城文庙、城隍庙、毓秀桥以及张巷、高家巷四合院转了个遍,饱尽了眼福。这次尽管未做系统研学,但古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场会的地点在韩城东一片玉米地里,其发生程度可以说,站在地头手一扬,便有成千头飞蝗腾空而起,所过之处,玉米叶几乎被吃光,好在那年农业部动用了飞机,才将蝗虫得以控制。韩城因此成为重发生区,连续几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当时就有人讲,就这事都是韩城领先,可见历史上韩城多次受到上级的偏爱。
紧接着,同年日本九州大学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袂演出,把党家村推入人们的视野,它那独特的建筑文化和门楹文化,以及经商理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韩城究竟怎么了?自从走入我的视线,诸多事都好像与它有关系。我这样想过,若是“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中的杏花村,被人发现后,那韩城可又得大红大紫一把。
谁知多年以后,梁带村古墓的突然发现,震惊了国人,闻名了世界。这莫非就是人们要苦苦寻找的杏花村么?当年梁带村古墓的发现,使这个春秋战国存活的小诸侯国充满了生机,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
人们都知道,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的前半段,自周平王迁都洛阳,即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至公元前476年结束,共294年。这一时期以诸侯争霸为主要特征,周王室政权旁落,整个社会弱肉强食,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春秋五霸相继出现。
古芮国始封于周武王时期,建国于周成王时期,国君称“芮伯”。根据韩城原市政协主席冯双民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并编著的大型音乐舞剧《芮姜传奇》,芮伯万母亲芮姜为了芮国,被迫率百姓长途跋涉,百里迁徙,从大荔来到韩城定居,在这里开垦荒地,广种粮麻,并通过礼乐教化人心,存续约400年。于公元前640年为秦国所灭。
春秋无义战,处处奇葩现,凡事不可能都有合理的解释。所以说,没有结论的结论或许就是最好的结论。我们不能就现有说现有,从而忽视那些尚未发现的东西,未发现不等于不存在,好东西往往最后才出现。这也许就是真理。
前年冬季,我在海南东方市巧遇冯双民先生,当谈及东坡书院和东坡先生一生的遭遇时,话题无意又拐到芮姜传奇上来,他说,他要以芮姜夫人的舍生忘死来换取芮国的国泰民安,这是一种精神,千百年来,这种精神已沉浸到韩城人的骨髓里。这时,他又激动地唱起“禹门望,黄河浪,娘心长在儿身上;龙门山,古芮原,家国大爱天地间……”
《芮姜传奇》兴许只能在韩城这块土地上发生,因为从古至今韩城一直是一块神奇的地方。在革命和战争年代,韩城北部的沿山一带,可以说是红色革命的前沿和通道,那里曾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几年前我因公去芝阳、芝川一带搞过红色调研,所到之处,几乎随时都可看到革命的遗迹,听到红色的故事,踩过先辈们的脚印。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故事,每一处景致,都能勾起人们对那段烽火岁月的回忆。在芝川镇范家庄韩城第一个党支部旧址里,我似乎嗅到了当年那盏斑驳的小油灯散发出神秘的清油味儿。站在司马迁广场上,当我看到黄河西岸半山腰上“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纪念碑”时,眼前仿佛展现出当年八路军115师、120师和129师将士,满怀豪情,正气凛然,“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悲壮场景来。我才更加明白,王道岭的红叶为什么那样红?它不光是薛峰水库建设者的汗水浸润,更有先烈鲜血的点染。回过头来默默地对着司马迁祠观望,心想,韩城不只是文化底蕴深厚,更重要的是红色文化的浇筑。
韩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现代文明的工业城市,不愧为全国文化百强县和中国西部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不知怎么,我突然由韩城联想到非洲的卢旺达,这个小到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千丘之国”,一心一意谋发展,创造出特有的发展模式,领跑非洲经济。我想,在新时代的节点上,韩城也一定会发挥先天特有的优势,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创造出一流的水平和业绩来。
韩城,尽管来去不多,但每次去时感觉都有微妙的变化,未来将更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裂变。这种裂变也许就是一种神奇。
韩城,天赋神奇百业兴,一枝独秀引春来。
2025年9月11日于渭南漱心岛
作者简介:
王标,大学学历。国家公职人员。爱好旅游、文学。
稿件来源:网易新闻 韩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