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王攀
近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围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行系统部署。《强州府文旅之基、拓融合提质之路,聚力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名城》报告中提到,要深度融合山水文化、民俗文化、长征文化、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和城市文化,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探险之旅、红色旅游、康养旅游、文博旅游、运动旅游“六大旅游”。
如何发展?
在生态旅游方面,马尔康将以交旅融合为抓手,加快实施S453日部至上壤塘段新建工程,推动G663龙尔甲乡(红原界)至卓克基段、G248白湾乡至金川县马奈段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打造以徒步昌列山、夜游梭磨河畔、观星婆陵甲萨遗址为核心的自然疗愈主题游线路。
同时,推进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持续提升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柯盘天街2个4A级景区和昌列山、毛木初、大藏3个3A级景区的服务品质与管理运营水平,加快“奇幻尕兰”3A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雪马山等新景区开发。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双江口库区高峡平湖、日部九大海、梭磨峡谷、嘉绒赛马山、草登宝岩温泉等新景点。
马尔康城市夜景。 马尔康市委宣传部供图
马尔康嘉绒文化积淀浓郁厚重。记者注意到,此次全会也提出,要发挥自身民俗文化优势,加快培育嘉绒风情体验之旅。为此,马尔康将持续做好嘉绒锅庄(达尔嘎)、唐卡绘画、尕兰藏戏、藏织藏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精选优质非遗有机融入景区、街区、场馆、基地等旅游空间。
“我们将重点推出‘品藏餐、穿藏装、住藏寨、跳锅庄的嘉绒文化深度体验游’‘搓藏香、捏擦擦、画唐卡、编藏织的非遗手作体验游’‘嘉绒婚俗体验、土司剧本杀、农耕欢乐游、藏戏展演秀的民俗互动沉浸游’三大主题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与文化获得感。”马尔康市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马尔康是红军长征的“北上驿站”。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马尔康将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马尔康段)建设,系统实施卓克基土司官寨维修加固与展陈提升一体化工程,优化提升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胡底革命烈士纪念广场展教功能,并扎实推进纳足村、西索村、直波村、石果坝村4个红军村建设,加强婆雍古道、卓木碉会议旧址、马塘战役遗址等红色资源保护修缮与价值挖掘,打造可感可触、沉浸体验的红色教育阵地。
此外还将拓展研学产品,延伸《天宝》《尘埃落定》等红色影视IP产业链,运用VR/AR技术开发“重走长征路”虚拟体验展厅,创新设计“长征驿站”系列红色文创产品。拓展天宝故居、红军坪、梦笔山长征步道等体验营地功能,推出“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吃红军饭、扬红军魂”红色主题体验线路。
夏繁基地。 刘文佳 摄
在康养旅游方面,马尔康将提档升级俄尔雅村、英波洛村、松岗村、直波村、毛木初村、色尔米村、尕兰村等特色村寨,打造传统嘉绒民居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的特色民宿区,打造一批主题鲜明、韵味独特的藏乡风情村落。重点培育森林康养、温泉理疗、食药同源康养和中藏医药浴等特色健康产业。
马尔康的文博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马尔康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系统推进甲扎尔甲洞窟、脚木足流域古遗址群等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规范管理,高标准实施脚木足乡孔龙村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规划建设集遗址保护、现场展示、科普研学与生态景观于一体的孔龙村新石器遗址文化公园。
马尔康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 马尔康市委宣传部供图
马尔康还将重点推出以孔龙先民生活、莫斯都岩画镌刻、嘉绒藏兵抗英、嘉绒三杰红色故事、嘉绒藏戏等为题材的特色精品剧目,并以尘埃落定文化旅游城等项目为载体,推动演艺项目进景区、进酒店、进街区。借势阿坝州博物馆,提档升级吉岗擦擦博物馆、克莎民居博物馆,高水平建好嘉绒农耕文化遗产博览园等。
运动旅游,也是马尔康发展的重点之一。记者了解到,未来,马尔康将持续办好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创新拓展“嘉绒锅庄+国际圈舞”“阿来文学+赛事会展”跨界融合新业态,擦亮“幸福锅庄城、诗歌马尔康”城市IP。此外,还将高标准规划并招商引资推进昌列山滑雪基地建设,系统规划昌列山冰雪运动、大藏雪景观光、赛马山雪山徒步等精品主题线路及配套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