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定海
自驾游客沿着蜿蜒的云顶公路行驶
车窗外既有烟波浩渺的东海风光
又有错落有致的古村群落
这条景观公路
如今已成为长三角自驾爱好者的“宝藏路线”
“驾游浙江 畅享东海”首站
百里文廊自驾活动
将于9月14日(本周日)举行
活动路线:南洞艺谷(起点)—仰天碗—云顶问茶—拱琼台—风车观景平台(终点)
作为“驾游浙江畅享东海”活动的首站举办地
定海正以“交通+文旅”的深度融合
书写着海岛共富的新篇章
从“土路孤村”到文旅消费井喷式增长
“以前这路坑坑洼洼,会车都困难,谁能想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看着络绎不绝的自驾游客,岑港街道马目村村民严爱君感慨万千。她经营的海鲜小吃摊,仅今年“五一”假期就卖出300多根特色“鮸鱼棒”,营收较往年增长近三成。
这一变化源于定海串点连线精心谋划打造的“东海百里文廊”工程。2023年以来,定海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将昔日的断头路、施工便道串联成总长203.64公里的文旅景观带。
2024年以来,定海区持续深耕交通+文旅产业发展,升级打造了全长103.14公里的“东海百里文廊2.0版”——“云顶仙乡”公路,不仅解决了森林防火巡护难题,更串联起仰天碗、云顶问茶、拱琼台等多个观景节点,让原本“藏在深闺”的云顶仙乡风光成为大众常晒在朋友圈的“九宫格”。
从“快旅快游”到“快进慢游”
“转角遇见山海,漫步感受历史”是定海交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围绕定海深厚的海岛文化底蕴,东海百里文廊云顶仙乡公路将数百个文化点位和景观节点“串珠成链”。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让游客能够多角度感受定海的人文山海之美。上午,游客在三毛文化村感受文化浸润;中午,在马岙旅游区参观5000年“海上河姆渡文化”;傍晚,在南洞艺谷,打卡“两弹一星”科学家专列的“功勋号”绿皮火车,体验渔家篝火晚会。
除了鸦片战争海防遗址、明清古街等历史元素,东海百里文廊更是衍生出旅游景区景点、精品民宿、自摘果园、特色美食、森林公园、自驾车营地、露营地、研学营地、历史展馆等多种活力文旅业态。
2023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东海百里文廊产业推介会上,东海福泉村温泉体验馆、鹅鼻岭露营基地等5个文旅项目成功签约,使得游客获得更深层次的漫游体验。这类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举措,让定海跻身“2024年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第四位。
从孤村寂寥到人才回流
多元发展,乡村共富。近年来,这条绵延了103.14公里的东海百里文廊,盘活了沿线近3000亩土地,引育乡村文旅融合业态30余个,建成“百里文廊”共富集市6家,以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吸纳闲置劳动力1800余人。
“现在来我们这旅游的人多了,村里就业机会多,年轻人也会考虑在家乡发展。”在东海福泉村,60余岁的村民张女士就是通过该村引入的知山温泉民宿、稻海温泉体验中心这类文旅业态,实现了她在家门口的“再就业”。
除了引入新业态、开办常态化共富集市,定海还通过电商直播基地和“共富工坊”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培育建设千岛军嫂、石礁村“新农人”等10余个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带动创业就业,推动增产增收。
作为“驾游浙江畅享东海”活动的首站
定海的当选绝非偶然
这里建成了全省首批交旅融合优秀案例
既有“山行与海遇”的独特资源
更有“荒道变富廊”的成功实践经验
如今,定海正用这条激活地方生态活力的“东海百里文廊”证明,交通不仅是出行的保障,更是一条串联文旅的“资源链”。9月14日,在这条“车在路上走、人在景中游”的云顶公路,共赴一场“驾游浙江 畅享东海”的美好遇见。
编辑:吴芸
内容来源:浙江交通、定海交通
部分照片:陈炳群、周宇超、余若望、刘攀攀等
美工:王金晶
一审:史峰 二审:郑泓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