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湘雅医学院研究生已入住。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卓 通讯员 李奕 摄影报道
长沙晚报9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 通讯员 李弈)24小时空调热水,高速Wi-Fi全覆盖,柔软的席梦思大床睡香香……三星级酒店“标双”客房拎包入住,这样的大学新生宿舍,羡慕不羡慕?新学期开学,截至9月10日,首批400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研究生,集体住进长沙老字号涉外三星级酒店留芳宾馆。
三星级酒店客房变研究生宿舍,源于开福区湘雅路街道党工委和留芳岭社区的一次巧手为媒。开业36年的留芳宾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亟待转型,而周边湘雅医学院现有学生宿舍早已不敷使用,校外散居租房成本高,有安全隐患。街道与社区以辖区企事业单位党建引领“合伙人”的思维,引导双方开展资源匹配,促成老牌三星级酒店换赛道转型,整体改造打包租赁给湘雅医学院当学生公寓,创下基层治理创新、院地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
老牌酒店“职场”转型遇上湘雅学生缺宿舍
“作为长沙最老的三星级酒店之一,留芳宾馆接待过很多省市重要活动,当年还要一定级别才能入住。”家住留芳岭的退休媒体人柳建球回忆说,留芳宾馆建于1989年,曾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服务,以“湘雅路地标”的身份见证了城市发展。
然而,随着长沙旅游酒店业蓬勃发展,芙蓉中路和湘雅路周边高端酒店林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留芳宾馆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客源分流、设施老化、营收下滑等问题接踵而至,三星级老字号的“职场”转型也迫在眉睫。
与留芳宾馆仅一街之隔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一直被“成长中的烦恼”困扰。随着医学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医院现有学生宿舍已远远不够。“我们的研究生、规培生数量连年增加,住宿问题成了最大瓶颈。”湘雅医学院后勤管理处负责人坦言,“学生在校外分散租房,不仅成本高,还存在安全隐患。”
街道社区当“合伙人”市场思维促资源优配
这边厢,老字号三星级酒店的区位和服务优势老底子俱在,闲置实在可惜;那边厢,湘雅名校需要合适空间扩容学生公寓,能否两相“撮合”?
留芳岭社区书记邹琦玥告诉记者,湘雅路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担当辖区企事业单位“合伙人”,以市场思维来帮留芳宾馆寻找相对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转型之路。在社区“雅润留芳”党员“三走三问”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走单位、问需求;走居民、问建议;走市场、问方向,掌握了双方的诉求。
宾馆有优质空置房源和服务管理经验,但设施老化、竞争急剧,若走同一条赛道再斥巨资改造升级,费效比很低。湘雅医学院有迫切的住宿需求,又有名校信誉担当。街道、社区抓住这一契合点,迅速搭建平台,多次组织双方务实洽谈,创新提出“闲置资产+专业需求”的改造方案,穿针引线“做媒”,同时协调各方资源,做好后续的周边环境治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彻底消除了医学院的后顾之忧。
在街道、社区的全力推动下,留芳宾馆与湘雅医学院迅速达成合作协议。宾馆整体打包租赁给医学院,并按照学生公寓的标准进行针对性升级改造。
新生拎包入住“天花板级”宿舍
“这绝对是我们住过的‘天花板’级宿舍!”首批入住的湘雅医学院研究生小陈兴奋地说,读本科时为考研体验过校外租房之苦,为省钱住得远,不仅通勤麻烦还不安全。现在的公寓升级改造后仍保留了三星级酒店的气派,舒适的席梦思大床、灯光可调的酒店式壁灯、胡桃木色的实木桌椅省去自购电脑桌,不仅有独立卫生间和空调热水,还有公共卫生酒店式保洁服务,上下课穿过一条街就到,感觉学习效率都提高了。“许多同学开玩笑说,感谢学校提供了每天住‘三星级’的待遇。”
据介绍,原留芳宾馆从3楼到18楼共计320间房,已被整体租赁并实施改造和功能升级。记者在现场看到,宾馆外立面焕然一新,“留芳宾馆”外墙招牌犹在,讲述着酒店36年涉外接待的荣光。
“在原星级酒店的宽敞会议室打乒乓球,非常减压!”同学们还带记者参观了配空调、地毯能远眺无敌江景的“星级”球馆。目前首批400名入住研究生住的是双人和三人的标准间,后续还有多人间可满足规培生等入住需求。酒店原有的餐厅、会议室等设施也被按实际需求改造为自习室、图书角和体育活动室。
留芳岭社区依托“雅润留芳”党建服务品牌,将政府服务支持、社会资源整合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已实现了1.2万平方米闲置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创造了历史保护与现代功能融合的改造样板。社区“合伙人”朋友圈也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8家涵盖医疗、文化、物业等领域的企业签订共建协议,形成服务换资源、共建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责编:周培
一审:周培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