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位于首钢文创园9号馆的文旅服务专题展人气火爆,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文创产品,还有精彩的现场表演。东城区以北京中轴线为设计主线,串联起前门、隆福寺、王府井三大商圈场景,将一个微缩版的“东城一日游”搬进展区,吸引众多观众前来逛展、打卡。
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在首钢文创园9号馆启幕。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数字版北京中轴线“搬进”现场
步入展区,“前门大街五牌楼”率先映入眼帘,正中间是一幅动静交融的中轴长卷,长卷底图源自《图说北京中轴线》,中轴线遗产点位在数字长卷中徐徐展开,同步呈现“飞跃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的壮阔影像;LED拼接而成的“数字屋檐”时而映出蓝天白云的清朗,时而切换《中轴图卷——老北京风物画》的古朴,空中闪烁的飞鸽装置与屏幕内容相映成趣,以“五牌楼为基、数字屋檐为幕、中轴地标为脉”,讲述北京中轴线的千年故事。
步入服贸会北京东城展区,正中间是一幅动静交融的中轴长卷。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中轴溯光·时空扉页”翻书互动装置引人驻足。这本“数字典籍”融合传统书籍翻阅感与现代交互设计,观众轻触翻页、点击交互,便能通过动态影像唤醒尘封记忆,包括《1909年的北京》系列视频、“骑游最美中轴线”影像、北京中轴线遗产点位老照片等内容,在书页开合间让百年前的中轴盛景与当下街巷光影重叠,观众可沉浸式品味岁月沉淀的韵味。
“中轴魔方·晨钟暮鼓”立体三维展柜同步亮相。这座方形透明柜体搭配基座一体化设计,内置光学与机械旋转协同技术,依托“数字中轴”项目对7.8公里核心遗产区的精细建模,以“裸眼3D”效果将永定门、正阳门、钟鼓楼的风貌呈现在观众眼前。
展区还复原了东城区文联与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联合推出的“中轴线上的烟火气——庆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历史影像展”,包括百年历史老照片,还有北京照相、佩克哈默摄影集等百年相册,让观众在尘封的影像中触摸历史脉络。
一次逛展体验东城三大顶流商圈
“9·17福到隆福。”机器人在现场载歌载舞,传递北京隆福寺即将全面开业的消息。东城区企业中嘉空间为服贸会原创定制的“藻井璇穹·星河共筑”数字艺术展还原了传统藻井的“穹宇”意象,装置以隆福寺天宫藻井为灵感,采用C形LED曲面屏搭配地面镜面反射,营造“天圆地方”的无限延伸空间。游客可借助平板开展藻井DIY创作,系统实时渲染专属个性化藻井空间,让千年建筑元素在互动中焕发年轻化表达。
即将开馆的索尼探梦带来便携式动捕装置mocopi,六个小巧传感器搭配专用程序,可灵活驱动3D虚拟形象,展现科技的便捷与趣味。隆福寺二期全时空间的《尘封的帝国》大型沉浸式VR互动体验同步亮相,带领观众“穿越”千年,直观感受地下宫殿的恢宏与古战场的烽火。现场还能体验AR“铛铛车游天坛”,品尝隆福寺主题冰棍。
服贸会北京东城展区现场展示了各类文创产品。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地标,展区将前门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文旅时光拍报机嵌入前门网红打卡墙,游客可定制联名专属报纸。2025年1月正阳桥遗址考古方舱对外开放后,这一文化IP成为前门的“新名片”,此次展区推出正阳桥镇水兽的衍生文创,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感受考古成果的魅力。
颜料会馆戏台前,北京剧装厂展出京剧中用于王妃、郡主的戏服“女蟒”,青年戏曲演员刘静菲现场演绎《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选段,婉转唱腔与优美身段赢得阵阵掌声。
青年戏曲演员刘静菲现场演绎《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选段。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王府井商圈的特色亮点在展区内也有体现。现场复刻了东城区“微风露台计划”中王府井文华东方酒店紫膳餐厅的露台场景,邀请观众感受东城慢生活。以“王府井百货大楼”为背景的展墙上,“推窗见戏·幕启指尖”互动装置融合传统窗棂美学与现代交互技术,观众轻触窗格,王府井戏剧谷的经典剧目片段便跃然屏上。此外,工美集团现场开设丝绫堆绣等手工体验课,展示传统技法的精妙;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依托160余年技艺传承,推出“鲁班学堂”木作体验。
展区外侧,东城区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的新亮点和新举措,讲述国家级“金字招牌”在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京报记者 陈琳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