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广东江门开平文旅产业正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近日,邮储银行开平市支行向“侨海华韵”文旅项目发放1.4亿元、期限15年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文旅融合发展。
广东江门开平以融合中西文化的碉楼与村落闻名世界。陈骥旻/摄
在开平,1800多座中西合璧的碉楼星罗棋布于阡陌之间。作为中国著名侨乡和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开平市政府近年来持续深挖“华侨文化+世遗文化”特色资源,通过整合优势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国资整合+政企联动”模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侨城集团,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基础。
江门开平市委常委,兼任开平市世遗风韵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园党工委书记陈杰文表示,当地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受益于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今年上半年开平文旅相关业务量同比增长超20%,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在此背景下,“侨海华韵”夜经济项目应运而生。作为江门市首个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夜间文旅综合体,该项目依托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IP,构建集侨乡非遗体验、光影艺术展演、特色美食街区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景。项目建成后,预计将延长游客停留时间40%以上,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发展。
“开平文旅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邮储银行开平市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创新授信模式,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最终为项目匹配了期限长、利率优的融资方案,有效破解文旅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融资难题。同时,针对周边餐饮和民宿商户,银行推出产业链贷款,有效解决商户资金周转难题。
陈杰文介绍,开平市作为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正通过加强重点项目与景区打造,不断丰富文旅业态。目前,赤坎华侨古镇、碉楼景区提质升级,塘口旧墟活化、赤坎新区建设等项目正稳步推进,将为游客带来更优质的体验。
目前,开平市已形成“华侨文化牵引、世遗品牌带动、全域资源联动”的特色发展格局。据统计,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提升至1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